第7章 君臣对策(2/3)
具体来说,以正治国,就是要有一套保障国家机器自发运转的良性规则,而且这一规则能够一以贯之,不因人而废,因事而止。
一旦做到了政令畅通,国家这一组织系统就会健康运作,自动调节,而不需要管理者过多地干预。
”
荀彧道:“夫项藉以战而起,其虽勇,而又不善战。
高祖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却最终取得天下,皆因其有独门法宝。
个中原因,高祖尝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陈琦道:”项藉无敌,天下皆知,故天下其可一力而得之,谋士勇将皆无其用。
是故,不得已而追高祖焉。
而高祖善治人,御下有方,人尽其用,天下归心,是故,项藉虽勇,终为高祖所获,天下尽失也。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荀彧起身长揖一礼,道:”主公仁德之士,向者,主公围臣家府,臣亦怀恨,今与主公如此畅谈,彧亦觉获益良多。
“
陈琦道:”元甫商籍,士农工商,其位最卑。
后黄巾起,元甫以家族之金银聚义士,以求匡正乱世。
因思一人计短,故求贤若渴,奈何天下士子,皆以元甫位卑而不屑从之,后闻听颍川多义士,更是多贤者,某再三碰壁,不得已而行前事,故借今日之机,向文若赔罪也。
”
荀彧见陈琦果然立起身形,对着自己作了一揖,其神态自若,面容坦然,知道陈琦此举必然出于真心,不似作伪,自然不再责怪。
陈琦礼毕,又道:“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古之圣贤警世之语,实为我辈楷模也。
”
荀彧哂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主公不过二十之龄,却博览天下群书,足见智广也。
文若佩服。
“
陈琦道:”某年虽弱冠,然志之于学。
某以为,治国、治军,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此为择德为友也。
“
荀彧大喜,大呼道:”痛快!酒来!"
陈琦身边近侍不知如何处置,看向陈琦。
陈琦点头允诺。
不一会,酒至。
荀彧道:“以文会友,可知敌友。
今与主公相辩,获益匪浅,当浮一大白。
”
二人正在饮酒,忽然见到黄忠浑身是血,踉踉跄跄地奔走而来,陈琦大惊,问道:“汉升,你不是陪奉孝去汝南了么?如何又在这里?还有,是谁敢与我军动手?”
黄忠道:“汝南如今烽烟弥漫,军师差了九拨斥候回来搬兵,却都袅无音讯。
故此,军师自己带着关羽、张飞抵住刘备、陶谦的五万大军,还要防着刘景升、孙公台合兵的六万骑兵。
而我军不过堪堪四万七千余。
故此,军师着我来此搬兵。
”
陈琦道:“某与刘备无隙,其如何攻打于我?”
系统道:“你个猪脑子,你别忘了,你进入副本第一个场景就是遇到刘、关、张助刘焉打黄巾军邓茂、程远志。
是你迫使刘备把关羽、张飞割让给你的。
如今,你不但失却了汝南,还丢了关、张二将以及郭奉孝!更是丢失了五万大军!”
陈琦道:“借我十万貔貅,我要陶谦好看!”说完,遂蘸诗一首:
壮士骑白马,驱策十万兵;貔貅皆奋勇,踏碎日月星;戟指关山处,英雄意难平。
贼人皆战战,顽寇亦兢兢;昨日夺城时,意气正风发;孰料方一夜,索缚玉阶下。
贼魂赴泉台,神威惊炎夏。
他日登岱宗,英灵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