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通天之忧(3/3)
半空悬浮的道经残页无风自动,“昔年达摩东渡,传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今尔等却执着于香火气运,倒像是魔障入体,失了本心。
”
话音未落,一尊手持降魔杵的佛陀周身佛光化作血色,轰然踏碎莲台:“竖子敢尔!”降魔杵裹挟着万钧之势砸向陈琦,却在触及龙气的刹那,杵头的金刚像竟裂开蛛网状的纹路。
陈琦不闪不避,掌心托起半枚佛舍利,舍利迸发的金光与国运金龙缠绕升腾,将降魔杵震得倒飞而回,重重插入浮屠塔顶。
“好一场闹剧。
”云层中传来一声淡笑,太上道祖现出身形,拂尘轻挥间,天地间骤然安静。
佛陀们见道祖降临,虽强作镇定,金身却止不住微微颤抖。
道祖望着陈琦头顶佛面龙身的虚影,又扫过佛陀们扭曲的法相,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佛道之争,当在本心,而非口舌。
只是这朝歌风云,看来比卦象更精彩三分。
”
纣王陈琦见太上道祖现身,龙目微眯,旋即展颜一笑,郑重揖首:“原来是太上老君来了。
”他抬手虚引,破碎的浮屠塔身竟在道韵流转间缓缓复原,“圣人驾临,倒是让朕这朝歌蓬荜生辉。
”
道祖拂尘轻点,空中悬浮的佛舍利与道经残页皆化作流光没入袖中,目光似笑非笑:“陛下这‘天外之人’的手段,倒比当年的纣王更有趣几分。
”他望向仍在怒目而视的佛陀们,“只是佛道相争,搅乱人间气运,可不是件小事。
”
“气运?”陈琦嗤笑一声,周身龙气翻涌,缠绕的佛面金龙突然昂首咆哮,“朕自执掌成汤,见释门蚕食国运,道统蒙尘。
圣人若真为天道计,何不先问问这些佛陀,所谓立教,究竟是渡人还是惑世?”
佛陀们闻言顿时群情激愤,正要开口反驳,却被道祖一道金光压制。
道祖望着陈琦眼底跳动的星火,心中暗自推演:此人虽非天命所归,却凭一己之力改写国运,身上更有道佛两种气息交织,实乃变数。
沉吟片刻,他缓缓道:“量劫虽停,因果未消。
陛下与释门的恩怨,或许另有解法。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琦挑眉,似笑非笑:“愿闻圣人高见。
只是朕丑话说在前头——这成汤天下,容得下道,容得下佛,却容不下妄图窃取国运的魑魅魍魉。
”他话音落下,朝歌城上空劫云翻涌,隐隐有雷光闪烁,一场更大的风波,似乎正随着道祖的到来,逐渐拉开帷幕。
“容得下道,容得下佛。
”陈琦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佛陀们金身黯淡,默默隐去佛光,只留下几缕不甘的梵音消散在风中。
道祖立于云端,白眉微蹙,心中泛起惊涛骇浪。
他望着陈琦周身纠缠的佛道之气,突然意识到,正是这个来自天外的异数,彻底扭转了天道轨迹——姜子牙未能封神,封神榜如同虚设,本该各安其位的神只流落人间,三界秩序岌岌可危。
寂静中,道祖袖中八卦盘突然剧烈震颤,龟甲上浮现出扭曲的卦象。
本该是“凤鸣岐山”的吉兆,此刻却化作“龙战于野”的凶相,无数断裂的因果线在卦象中交织成乱麻。
他终于明白,释门为何急于入主中原——封神榜未立,诸神缺位,正是佛门扩张势力、重塑天道的绝佳时机。
“陛下可知,你这一乱,搅碎了多少因果?”道祖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拂尘扫过虚空,竟显现出姜子牙独坐渭水垂钓的画面,只是那鱼竿上再无愿者上钩,“昔日武王伐纣,姜子牙代天封神,本是天道定数。
如今……”画面骤然破碎,化作漫天血雾,“截教余孽蠢蠢欲动,阐教仙神失了归位契机,而佛门……”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陈琦,“怕是想借这乱局,将西方教义根植于中原气运之中。
”
陈琦瞳孔微缩,龙袍下的双手紧握。
他虽早知自己改变了历史,却从未想过会引发如此连锁反应。
朝歌城外,突然传来凄厉的狼嚎,本应被封神镇压的万妖,正冲破上古封印,朝着朝歌城蜂拥而来。
道祖与陈琦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凝重——这场因姜子牙未封神而起的大乱,才刚刚开始。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