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花灯(3/3)
要用肉眼和低倍放大镜,还有一些需要回学校进一步使用偏光显微镜。
乔苏对汉阳许多山川上的各种石头进行了采样,回学校磨片,跟着老祁学分析和鉴定,他太喜欢这个工作了…!有时约的早上六点出发,他五点就背着书包拿着装满水的水壶在楼下等了。
很快地,老祁也发现了乔苏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地质天分,首先是在体力上,别看他瞧着细皮嫩肉,像是家里娇生惯养的,但能二话不说背起一大书包石头,还跑在最前头,一点不喊累。
有时杨远鹏都累趴了,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直喘气,乔苏已经登上第二个山头,挥着手臂呼喊他们快点了。
关键是他还带着一只大玩偶熊猫,就绑在他书包上。
“我的妈啊!乔苏看着细胳膊细腿的,是不是里头是上螺丝的啊,都不用歇口气的,一拧螺丝就一个劲儿地往前跑啊。
”
如果说体力许多人都有,那最难得就是思维。
有时他们使用的是旧地图,测绘的不准,还要就近去附近的天文站查找资料,学地质就是这样,因为谁也不能把地球给掰开仔细看,最难的有时就是对多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想象、推演,而这些老祁只要讲过了,乔苏就懂了,再想的时候就像信手拈来似的,到后面,连老祁都惊讶于他的天赋。
他们研究河谷、谷坡,乔苏好像一开口就能把岩性,沉积物的分部,水文互相作用与地质形成的关系推讲出来。
就好像,一切不是发生在千百年,就像是发生在他眼前。
寒风中,老祁那几缕地中海的头发让风吹的掀上去,差点老泪纵横,这简直、简直就是天生搞地质的好苗子啊…!!
他一定要好好培养!为祖国奉献人才,可不能在他手里折了啊!
白天,乔苏就像一只自由放飞的小鸟,他本身就热爱大自然,到了晚上,就在固定的时间给靳越群打电话,汇报行程。
因为在山里,手机没信号,要打电话还得下山,幸好老祁有一辆自行车,驮着几个人要吃喝的水和设备,于是乔苏每天晚上基本都要骑个十公里下山,在有商户的地方找信号,给靳越群打电话,打完再骑上来。
这一点杨远鹏是彻底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说真的,我现在两条腿都乱打颤,对面就是杨贵妃找我,我也不去了,真跑不动了…!”
学校也很快要开学了,乔苏回宿舍收拾东西,靳越群早早去了学校门口。
乔苏最近都在老祁那儿,他好几次开车过来,乔苏都说在山里,他只得回去。
“靳越群——!”
乔苏在校门口一眼就看见他,他想靳越群想的不行,也高兴的不得了,一个飞扑,带着冲劲儿整个人挂在靳越群身上。
靳越群不禁笑,稳稳地托着他两条大腿,往上掂了一下:“我瞧你真是要玩疯了,行,结实了。
”
“那可不是…!我不是玩,我那是地质研究…!”
俩人在学校旁边的小路,人不多,但靳越群还是顾忌着,将他放下,带着乔苏去了汉阳一家酒店的西餐厅。
乔苏这些天跑的也饿,看着端上来的牛排,和碟子旁边放的银晃晃的刀叉。
“这么大一块肉,服务员也不给切切啊?这儿看着挺高档的,怎么服务也一般啊。
”
靳越群笑:“外国人都用刀叉吃,切了吃。
”
“啊?”
靳越群教他,乔苏有样学样地切着:“我感觉这外国人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吃肉还得自己切,没个人伺候啊。
”
靳越群切好了,给他换,乔苏不让,他切了一会儿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开学就入春了,街边的迎春陆续抽芽,乔苏还得回家拿点薄衣服,车往滨江开,乔苏一路上跟靳越群说着这些天的趣事。
“杨远鹏前脚还跟我说话,后脚一屁股就摔倒了,刚好摔在牛粪上,哈哈,笑死我了,又没水给他洗,他在石头上猛摔裤子…”
“我们还找到了一处地下水,水是绿色的,像蔡师傅那儿的玉石,特别冰,你知道达西定律不,老祁说…”
乔苏好多话想和靳越群说,绘声绘色地讲着,靳越群笑着听着,抽空把水杯给他,让他喝点水。
讲了一路,车进了红旗大道,乔苏大口大口的喝着水,觉得窗外的路好像有点不对,不是原先回家的路。
“靳越群,我们去哪儿呀?”
“潘老板给了套房子,带你去。
”
作者有话说:
苏苏(可怜对手指)“我有好多遗憾啊…”
然后唰的一下掏出记录小本,1.冬天不让吃雪糕。
2看电影把盼盼放车里3.没给买喇叭裤。
靳爹闭眼(内心):作吧,作吧。
盼盼:(未来即将见证祖国大美山川,悠闲喝着下午茶)日子怎么可能跟谁过都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