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闻鸡起舞(1/3)
第三章闻鸡起舞
鸡刚叫头遍,天刚有点亮色,李文疆三兄弟已经起床了。
李文疆李文凯兄弟两固定每天早上这个时候起床,两兄弟背弓负箭,提刀扛枪向村东边的河边走去。
李文凯虽然读书不行,但对练武却十分热情,每天鸡叫头边,都能准时起床和大哥来到河边习刀练枪。
老二李文虎早早起床却是帮助家里喂牛喂羊,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习文练武的天赋,还不如帮帮家里干些农活减轻爹娘的负担,只是在农闲时,他才偶尔练练。
李文疆李文凯两兄弟的河滩上一个练刀一个练枪。
有道是月刀年棍一辈子枪,刀法好练,枪法却要沉下心来仔细琢磨。
李文凯感觉练枪太过麻烦,不如练刀来的痛快,一把做工稍显粗糙的环首刀在其手里舞得虎虎生风“撩、砍、抹、跺、劈、崩、勾、挂为主,其次是扎、切、绞、架、横扫刀等,结合腕花、背花、缠头、裹脑,只看李文虎动作敏捷精灵、刚劲有力、勇猛矫健、神情兼备。
这套刀法,村里的孩童少年在老道师父的教导下都会耍两下。
但以李文疆李文凯两兄弟练的最好,深得刀法之中三味
李文疆一旁则舞起手中的白蜡红缨枪,“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犹如蛟龙出海,势不可当只看李文疆一杆白蜡红缨枪如果仔细看去李文疆的枪法显得有些不协调,枪头的攻击方向往往左右居多,正前方向则较少,好像没有杀伤力,但如果骑在马上,这一切都会显得很协调了。
不错这是老道师父传授的一套马上的槊法。
只是马槊制作不易,价值太贵,不得已,李文疆只得使用白蜡红缨枪代替,这还是李父用一只羊从邻村张铁匠那里换来的。
为此,李父心疼了好久。
但用不了多久,李文疆就可以用马槊练习槊法了,而不是用白蜡红缨枪去代替。
两年前,老道师父在百里之外垓下附近山林中找到用来制作马槊的桑拓木。
只是这马槊制作十分不易,且极耗时间,一把顶级马槊需耗时三年,首先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
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
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如小儿臂,一丈八长,也就是接近四米左右,外层再缠绕麻绳。
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
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
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
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
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
马槊破甲能力很惊人,且十分适合马上作战,自从东汉末年鲜卑首先使用后,在中原打的迅速传来开,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
往往马槊非出身世家大族的武将是用不起的。
世家大族也因此以会制作马槊为荣耀,只是不知道老道师父是怎么学会的。
李
文疆在原时空因喜欢军事历史,稍微了解了一些。
两年前,才会和老道师父说了一嘴,没想到他这看着一天到晚喜欢睡觉喝酒的师父真给他做了一根。
如今,也多亏老二李文虎喜欢且擅长捉鱼,李文疆制作马槊的鱼泡胶也攒的差不多了,只等明年三月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