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姜儿来了(七)(2/3)
哥突然想起还不知道姜儿全名叫什么呢。
”
“哦”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这一家子都是厉害人物啊。
眼前这这个小姑娘就是大名鼎鼎的谢道韫,号称与汉朝蔡琰,班昭其名的大才女。
且其人能文能武,还上过阵,杀过敌。
《三字经》中提过:蔡文姬,能辩琴。
谢道韫,能咏吟。
只是最后嫁给了个窝囊废丈夫,晚景凄凉啊。
”
接着几人又开始品评谢安和李文疆的诗谁优谁劣,李文疆顿时感觉到头疼,你让他背诗行,但你让他品评诗句,他哪里有那个本事,得了吧,抄一首也是抄,两首也是背,管他三七二十一的,又没人来找他来要版权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李文疆站起身来说道:“昨日多谢二舅爷赠予爱刀,文疆亦十分喜爱,为感谢二爷爷赠刀之情,文疆也无以为报,听说二舅爷喜欢梅花,就吟首梅花诗送给二舅爷吧。
”
谢鲲看向李文疆说道:“噢,吟来听听”
谢安和姜儿也都看向李文疆,兴趣昂然,这可是李文疆第一次主动要作诗,不知能不能和他屋里的那些相比,如果能见证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词被作出,那也是极好的。
李文疆装模作势的走了几步,开始吟道:
“村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谢鲲猛然站起大声喊道:“好好,全首诗一句也没提梅字,却把梅花的高洁品质展现的淋淋尽致,托物言志,此诗堪称古往今来咏梅第一诗。
”
谢安也跨到:“文疆,我不如你啊,就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在世也不一定有你强。
”
姜儿双手托着下巴,迷离的眼神透着崇拜的目光看着李文疆说道:“那是,曹子建七步成诗,文疆哥哥三步成诗,比那个曹子建还少四步呢。
”
“有这样计算的吗,以步数来论诗词好坏。
我要想作诗,一步就作出来了,还要什么三步。
”李文疆无耻的想到。
坐在一旁打盹的李父也被惊醒,揉着眼说道:“怎么了,是开饭了吗?”
李母掐了一把李父的胳膊,嗔道:“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吃。
”
李父龇牙咧嘴求饶道:“为夫知道错了。
”
一时满屋人大笑,笑声传出屋外惊动了趴在柴房的大黑和大黄。
旺旺叫了两声,听着没动静了,又趴下继续睡觉了。
谢鲲看着李文疆,心里顿时有了想法:“文疆,你文才武略如此出众,当今天下的少年英俊中,我敢保证能超过你的,寥寥无几。
不如,你跟二舅爷会江左,凭借我谢家在江左的地位和人脉,二舅爷保你前途无量。
你呆在这乡野之中太可惜了。
”
李父李母听着这话都激动非常,他们知道自家老大听有才的,没想到还能得到谢鲲如此夸奖和保证,自家老大以后还不是平步青云,当个大官。
就连谢安也劝道:“是啊,文疆你有如此大才,窝在这山村太可惜了,不如跟我们回江左去”
李文疆一时也有些意动,可一想想历史上的东晋,可是让李文疆失望透顶,偏安一隅,门阀世家掌握大权,那是自己去了就能改变了的。
江南的本地“吴姓”士族和因为躲避战祸的侨居南方的北方侨姓士族,两族之间为了夺取东晋朝廷的权力,之间的龌龊不断,彼此倾轧。
北方的侨居士族们一心想要北伐,夺回祖宗之地,可是对于南方的那些土着的吴姓士族对此却没有多大的兴趣。
因为三国时期,南北双方长期的割据,隔绝南北来往,南方和北方的长期隔绝往来,对于北方的感情并没有多深。
在这个家排列在国家的前面,对于这些世家高门,家族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的,根本没有国家的利益。
东晋要是举兵北伐,那必定要向本地的吴姓士族征纳钱粮,人口等,损伤了东晋吴姓士族的利益,他们更不可能同意北伐了。
而侨姓士族的一心北伐,吴姓士族的阻挠,两边更不可能握手言和了,东晋哪里还能集中实力举兵北伐呢。
想那大名鼎鼎的“闻鸡起舞”的主人—祖狄,不也是郁郁而终。
想到这里,李文疆心中打定主意。
李文疆向谢鲲谢安叔侄拱手行礼道:“多谢二舅爷舅舅的抬爱,文疆暂时不想去江左。
”
谢鲲愣住了,一个山野小儿这么不识趣,自己拉下脸来又是保证的又是发誓的。
这小子居然不领情,他以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