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江东去(一)(2/3)
院子也来了许多帮忙的亲戚和邻居。
虽然不愿意,可是吃完午饭,李文疆和李文凯还是要走了。
李母双眼通红的流着眼泪帮助两兄弟整理行囊,李父在一旁帮着整理,也是双眼通红。
人生自是有情痴,最是离别愁煞人。
李文疆一手牵着马一手握着流泪的李母,李父和李文凯,还有整个村子里人都来送别李文疆李文凯兄弟。
李母一手一个儿子,不停地说道:“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如果以后上了战场,可要一定要注意安全。
安置好了,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给家里报个平安。
”
李文疆和李文凯也是流着泪说道:“请娘放心,出门在外,儿子一定会好好照顾好自己的。
”
来到村口,李文疆和李文凯骑上战马。
李文疆回身说道:“娘,儿子走了。
”
李文凯:“娘,爹,儿子也要走了。
”
随着胯下的马提速,熟悉的环境逐渐消失在身后。
李文疆回头看了一眼模糊的人群,抹了一把眼睛,夹了一下马镫,‘驾’。
逐渐,李家村已经看不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人一行在日落之前回到了大营。
石闵听说李文疆等回来,过来看了看。
石闵说道:“文疆,家里面的事情都交代好了吗?”
李文疆说道:“回将军,都交代好了。
”
石闵点了点头说道:“嗯,那就好。
”石闵说完话看见马车上有一杆丈八马槊,他走上前去拿起马槊,颠了颠几下,有舞动几招,立起马槊说道:“没想到文疆你还会使马槊,这马槊看其制作,还应该是个马槊制作高手啊,你这杆马槊非有三年不能完成。
”
李文疆说道:“哦,还是将军见识广博,这是家师费了三年之功,才制作完成。
”
石闵说道:“这马槊来自北方匈奴早期的套马杆演化而来,长达一丈八,经过我汉家工匠的改良更适用于马上,长达两尺的槊头更是破甲能力强悍,不过使用不易,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非得下苦功不可。
”
李文疆想着自己从七岁左右就开始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日风雨不缀,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到今日的,于是感叹的说道:“是啊,卑职也是苦练七八年才略有小成。
”
石闵说道:“文疆你今日赶路也累了,找个时间,咱两切磋一下。
”
李文疆说道:“切磋不敢,早就听说将军武艺之高,北方鲜有敌手,还是请将军不要藏私指点一下才好。
”
石闵哈哈笑道:“你这小子在这等着我呢,好,只要文疆你愿意学,我定不藏私。
”
不远处的马愿看到石闵和李文疆说笑的场面,心中的嫉妒如野草一般疯狂地生长。
以前,将军只有对自己才这样,连对不爱说话,沉默寡言,长于练兵的田香也只是礼敬有加,很少和其不顾尊卑的说笑。
也只有和自己这嫡系心腹才会有说有笑,没有设防。
“回禀将军,卑职有件事好向将军禀报。
将军你看卑职的‘闪电’有和不同之处”李文疆表情比较正式的说道。
石闵疑惑的看向‘闪电’,并说道:“你这匹宝马,体格雄壮,高大威猛,精神欢悦,没什么不同啊。
如果要说不同的话,也只有马鞍和别的战马的马鞍有所不同,别的战马的马鞍,都是平摊在马背上,而你的‘闪电’的,马鞍却是前后两头较高,中间低。
比较奇怪,文疆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
李文疆说:“还是将军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卑职的这匹马马鞍的不同之处,卑职叫做高桥马鞍。
卑职之所以这样设计马鞍,骑兵士在马背上前后动作之时可以稳定骑士的身形的作用,再加上两边的马镫,可以更有利于马上作战,使得骑兵在对敌作战的时候不易掉落马下。
”
“哦,李校尉,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我马愿率领骑兵作战已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