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米价(2/3)
家的茅草屋全被冲垮了,没地下脚,今晚还得在山上歇,路过林大山家,两人便忍不住进来唠几句家常。
张巧花也听说了外头的事,后怕之余,愈发担心在镇上念书的林玉书,提及此事便忍不住掉起了眼泪珠子,“……早知今年会发大水,我就不叫玉书去镇上念书了,他走的时候只带了两身衣裳和半吊子铜钱,在镇上也没个熟人照看,他年岁又小。
玉书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想活了,呜呜……”
何桂香自是连声安慰,可她非当事人,又哪能真的感同身受。
当初阿姝只是半夜高热不退,她都吓得够呛,更别说这次的这场大水了。
见到林姝回来,何桂香忙朝人使了个眼色。
她这三弟妹愿意听阿姝说话,阿姝安慰几句可比她管用多了。
林姝叫周野先去放东西,对张巧花道:“三婶先别急,如今村里的泥路堪堪能行人,今日来的也都是临近几个村子的村民,而井溪镇离甜水村远,一路上坑坑洼洼的不好走,下游几个村的积水指定比咱们村更严重,怕是还要等上几日才好行人。
玉书堂弟可是我看中的好苗子,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再者,里正家长孙也在镇上读书,里正家不也是安心等着?”
林姝这么一说后,张巧花渐渐冷静下来。
阿姝说的没错,里正家的宝贝孙子也在镇上,廖老汉和林招娣两口子也都困在镇上没回来,她心里着急,难道别人就不着急了?着急也没用。
她不说了,她就在心里念念。
谁知这事儿不经念,第二日一早,廖老汉的牛车便回来了!
张巧花得到信儿后,和林大山忙不迭地往村头赶。
廖老汉这一趟牛车载的人可不少,除了林招娣和赵老三两口子,还有林玉书和一位年轻书生,那书生身着一身青色细布长衫,头戴方巾,瞧着颇为清俊,正是里正家的长孙张宗耀。
张宗耀这一回来,甜水村村民都看了个稀奇。
里正家这宝贝疙瘩金孙孙回回看回回叫人惊艳,瞧着一点儿都不像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糙汉,人不仅生得俊,还有才学咧。
因着这孩子一心求学,每年也就农忙时节回来,平儿想看都看不到。
这消息传得快,林姝和周野没多久也赶了过来,带着廖墩子。
这几日廖墩子都是跟着林大山家一起吃喝睡,有什么消息,几人也是一起知道。
车子停在村头,四周已围了好几圈的村民。
牛车的车轱辘糊满了厚厚的黄泥,瞧上去湿漉漉的,可见路上的湿泥很深,水坑也有很多,几人一路过来极不容易。
林招娣去时带的那些桌子椅子没在,车上只有两个装满杂物的木桶,一个背篓和一个倒扣在上头的木盆,让人看不清里头放的何物,旁边还有一个装满书籍的书箱,想来是那张宗耀的。
廖老汉的牛车本就不大,放了这些再坐四个人便满满当当了。
林姝几人到的时候,三叔三婶已拉着林玉书嘘寒问暖,问起这几日的经历。
赵老三和林招娣精神头还好,主动同围上来的村民讲外头的事。
那张宗耀反倒是最憔悴的一个,眼底青黑,像是数日没睡过一个整觉,眼底亦有忧色,似在担忧这场水灾所带来的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