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3)
的关联还不够明显吗?炼钢产业的城市多半围绕着铁矿石产区建立的,通常拥有大规模的炼钢厂集群。
我们这很有可能会开通往那里运煤的铁路专线。
”
“他们不用本地煤吗?”
“你上地理课经常走神吧?我国煤炭资源的80%分布于北方,经济发达能耗集中的南方9省市只占1.8%,供需关系使然,常年有专车把大量煤炭从北方生产区运往南方消费区。
”
我依然无法理解他的意思,“运煤车和客运车又有什么区别?凶手同样要冒巨大的风险进出火车站,往车厢里搬运尸体吧。
”
“所以说,像你这样的外行人完全不懂。
”虽说只是有个在铁路工作的家属,但高阳讲话的语气俨然已在铁路系统工作了几十年一样,“与客运列车不同,运煤车不加盖,时速又低。
尤其是刚出站时,加速非常缓慢。
趁那个时候爬上运煤的车厢,或是干脆从哪个桥洞上直接跳进去,轻松得很。
”
“真有人会这么做?”
“当然,多得很。
这种行为俗称“扒火车”。
听我哥说,很多流浪汉就靠扒运煤火车四处流窜。
还有专门靠扒火车做生意的。
一路向南,坐到沿海城市进货。
皮带、箱包、耳环、戒指什么的,都是香港那边的新潮款式,再运来我们这摆摊卖掉,可赚钱了。
车站的人想管也管不了,人手不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我也拿起柜子上的文件翻找起来。
郑坤个是经验老到的街头混混,这种捞偏门的赚钱方式他肯定熟得很。
“找到了!”高阳捧着一本电话黄页般厚重的本子欢呼起来。
我赶忙凑上去。
他一页页的快速回翻,很快找到了一个多月前的记录。
元旦那天深夜十一点半,确实有一列运煤车从我们这启程,终点正是吴都市。
我们又按车次号查了运营记录,估算出运煤车到达吴都市时应该是隔天凌晨四点。
时间间隙充足,郑坤完全可以在炼钢厂的保安例行巡逻前完成抛尸工作。
一股如颤抖般的兴奋,从肚子的底部涌了上来。
这不是接近正确解答了吗?
我不由自主的在脑中模拟起当时的画面:一束刺眼的光柱划破夜空从东边平射过来,锃亮的黄铜车头,然后是绿色的车身,载满乌黑的煤炭。
列车长“呜”地拉响汽笛,车速越来越慢,吴都市火车站近在眼前。
郑坤躲在某节车厢的煤堆上,心惊胆战,一夜没睡。
此时天边已隐隐露出鱼肚白,再待下去太危险了。
借着夜色最后一丝的慈悲,他把尸体扔下车厢,随即纵身跳下。
没有自行车之类的交通工具,他知道自己无法把尸体搬运太远,此时眼前出现了废弃炼钢厂缺损的围墙轮廓……
偷偷归还钥匙后,夜色已深。
我完全忘了担忧回家后将遇上何等悲惨遭遇,心情雀跃不已。
高阳的表情也一样。
虽然我们并未掌握决定性的证据,眼下的突破发现让我们觉得破案已经是手到擒来的事了,
“多亏我熟知铁路的事,才能破解这么难的谜题啊。
”高阳自我陶醉道。
“别扯了,要不是我先发现凶手的踪迹,你的推论根本无从谈起。
”
“好吧,功劳算一人一半……要是破案了,我们会不会上新闻,成为名人啊?”
“我觉得悬,多半要匿名吧。
”
“能不能算重大立功表现,高考有加分?”
“说不定哎。
”从火车的大门出来,寒风拍直在脸上,感觉整张脸都要结冰了,我多少冷静下来,“不过第一步,我们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