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3)
第二天下午,记者杨春晖从外地赶来,和我在高铁站见了面。
我领他坐上出租车,直奔李家老宅。
再次到达老宅门口。
与上次来时不同,胡同里家家户户都紧紧地关上了门窗,一个人也不见。
一楼楼道口封住了,围了好几道代表禁止入内的黄色塑胶带。
我弯下腰,微微掀起塑胶带,从底下钻了过去。
杨春晖却在外围停下了脚步。
“这样不好吧?”他犹犹豫豫地说。
“放心,我已经征得房屋主人的同意了。
”我晃了晃手里的钥匙。
昨天我在警局门口和李子桐见了一面,婉拒了她提出一起回上海的邀请,理由是自己有事要多留两天。
另外我还撒了个谎,说自己有东西落在老宅了,想抽空去拿一下。
李子桐向警方索要房门钥匙,被当场拒绝了。
虽然现场调查早已结束,但警方想在结案前尽量保留现场原状。
不过李子桐的律师打电话抗议后,他们还是交付了钥匙。
“好吧。
”被告知了钥匙的来历后,杨春晖依旧没有挪动脚步,“不过在进去之前,我想把话问清楚。
如果你真搞清了凶手是谁,为什么没报警,而是选择透露给我呢?”
“这可是你们媒体梦寐以求的第一手消息啊,你不会希望我先报警吧。
”
“当然不想。
但做买卖前,我一般习惯把报酬先谈妥。
我已经没有情报可以和你交换了,你是想要赚外快吗?”
“报酬什么的都无所谓。
我只有一个要求,事后无论阻力多大,你们也一定要把真相报道出来。
”
他的表情凝重起来,“哪方面的阻力,警方的?”
“我不知道对手是谁,也猜不到最后会由谁出面,阻拦报道的发表。
只知道案件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侦查进展,背后肯定是有深层原因的。
”
“感觉上了贼船啊。
”他自嘲道,弯腰从塑胶带下钻了过来,“算了,风险投资总归要担点风险,独家报道总归要搭上自己,谁让我就是干这行的呢。
”
进屋后,我打开走廊里的灯,站在主卧室的门口,让杨春晖取出便携式摄像机跟拍自己。
“接下来就是揭晓真相的时刻。
我将还原十三年前李学强的死因,证明他不是自杀的,因为这间房间根本不是密室。
”我对着镜头亮了亮手里的东西,一把U型锁,锁把上已提前绑好了渔线。
杨春晖从摄像机后露出脸来,“我知道那把锁,和李学强案件里出现的是一个型号的。
你打算演示如何隔着门把U型锁锁上?”
“没错。
不过作为摄像师你可以随便说话吗,不都录进去了。
”
“没事,反正音频最后都会单独拿出来重新配乐和加解说的。
你现在就开始吧。
”
“不,等一下。
你换个摄像机机位,从房间的内侧拍,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锁的状态。
”
他没有第一时间响应,花了点时间眯细眼睛,“你想让我一个人待在凶宅的房间里,再把门锁上?”
“怎么,会紧张吗?”我在嘴角挤出笑意。
杨春晖挠了挠鬓角,表情像在揣摩我的语意。
隔了一会儿,他才回应似地笑了笑,“不紧张,是吓坏了。
”
我打开门,他挪动摄像机视角进入屋内,刚走出两步就停住了。
我知道此时他已通过取景框看到了纸盒。
房间里一共放了五叠纸盒堆,有一叠放在书桌上,三叠放在东侧有窗的墙角边,还有一叠放在床头边上。
五叠纸盒堆的高度都是42厘米,由21个大小型号相同的纸盒所垒成。
杨春晖似乎看愣神了,我趁此机会丢下U型锁,关上房门,把渔线卡在门缝里。
“请保持摄像机镜头全程对着那把锁。
”我隔着叮嘱道,杨春晖简短应了一声。
一切进展顺利。
下一步,我丢下渔线,迅速离开老宅,再度从警示胶带下钻过,来到主卧室的窗外,踩上早已准备好的,放在墙角边的高脚椅。
房间里,杨春晖并没有在拍摄。
摄像机被随手摆在床上。
他正倚靠着房门,耳朵贴在门上细听外面的动静。
“你这个摄像师当得很不尽职啊。
”我对着他的背影说道。
他浑身一抖,回过头,满脸惊慌失措。
但那表情只持续了一两秒,他很快恢复镇定,向我发起抱怨,“我拍了一会,迟迟不见锁有动静,隔着门叫你还没反应。
结果你居然绕到后面窗户来了,是想吓死我吗?”
“抱歉抱歉,忘了提前说一声了,想要演示凶手的手法,我必须站在窗外才行。
”
杨春晖的鼻子和嘴巴都皱了起来,“刚才不还说要演示隔门上锁的手法吗,耍我?”
“那只是一个铺垫而已。
十三年前,我和一个朋友试过无数方法,想要实现隔门锁上U型锁,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所以想让你先拍下这一组画面,到时候剪辑进视频里,作为失败的教训展现给观众看,让他们意识到真相的来之不易。
其实U型锁就是李学强自己锁上的。
”
“外行人别指手画脚地教我怎么搞报道。
”他终于一脸怒容。
“好啦,算是我的错,别生气。
拿起摄像机,我们继续拍下去。
”
他没有照我指令行事,手指动都没动一下,“不拍了。
”
“喂喂,你不想拍摄真相,做出独家报道了?”
“没什么好拍的了。
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面前那个铁栅栏。
都十三年了,那玩意依旧结实牢固。
缝隙又那么小,来只老鼠往里钻都会被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