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3)
高中当然也是有门卫的。
李子桐向两个结伴走出校门的学生搭话,商议一阵后,借来两件校服外套。
“他们不怕你不还?”
“我付过足额押金了,一介高中生想象不到的数目。
就算归还不了,他们也不会觉得吃亏,就当做父母洗破洞了,弄丢了就好。
”
“有必要这么努力吗?”总觉得她的情绪有点疯过头了。
“当然要啦,难得来一趟。
”
已是薄暮时分,街市被红晕浸染,看起来像加了一层老式胶卷的滤镜。
我们披上校服,混在回校晚自习的学生里骗过了门卫的眼睛。
久违的校园更老旧了,教学楼也显得寒酸,和上海的学校完全不能比。
晚自习尚未正式开始,学生三三两两地散落在走廊上、操场上、食堂里,既像清晨又像黄昏的休息时间慢悠悠地流淌着。
我们怀念地观察着他们,他们也观察着我们。
走过路灯下,我们往往会被侧目注视,随传来压低声音的讨论。
“操场也好,教学楼也好,都比记忆里的要小很多啊。
”李子桐感叹道,“是错觉吗?”
“因为我们长大了吧。
”
“是吗?可我高一时的个子就和现在差不多哎。
”
“所谓长大,不单是外在,内在影响更大。
高中时,我觉得学校就是整个世界,成年后四处瞧了瞧,才发现这里只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小天地而已。
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如此,对你这样混过好莱坞的大导演更是如此。
”
“哎?为什么你会知道的。
那段经历我轻易不会向别人提起。
”
“一个多月前,我凑巧看了一期《艺术生涯》节目。
”
“难怪呢,其实我根本不想参与访谈的,可经纪公司不同意。
稿子也是他们提前准备好的,非要我提及那段经历。
还说这行谁都想整点国际范,对提高身价很有帮助。
”
“我觉得挺好啊,故事很感人。
你在异国他乡历经千难万阻,凭借对艺术的一腔热血坚持下来,直至影片大获成功。
听完我深受感染,甚至想要学点艺术,比如找把吉他弹一弹。
”
李子桐长叹一口气,“那是加工过,美化过的说法,事实根本没有那么励志。
我在剧组里只是个小人物。
开拍不久,就因为语言、身份、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被迅速边缘化了。
最后的成品可以说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演职员表里有个挂名。
那期节目里的故事,你最好一句也不要当真。
我的人生远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实际上更像一潭脏兮兮的昏暗泥沼。
”
“你这种大人物都这么说,普通人更要无地自容了。
相比之下,十三年来我的生活十分无趣,简直像是嚼过的口香糖。
”
“我不是在自谦,只是描述实际情况。
”她停下脚步,“你恐怕想象不到吧,我曾企图自杀过。
”
我困惑地看着她的眼睛,那是说真话的眼神。
“通过很难说是合法的渠道,好不容易搞到了足量的安眠药。
遗书也写好了,打算隔天辞职交接完工作就吃药。
结果当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你。
”
“我?”
“嗯,我梦见自己坐在候车厅里。
人来人往,每个人的面孔都模糊不清。
我知道自己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了,这里就是人生的终点站了。
这时你出现了,在我身边的位置坐下。
你让我抬头望一眼列车时刻表。
你说列车时时刻刻都有,我们是自由的,可以去任何地方。
醒来后,我把药瓶扔进了垃圾桶。
因为明白,只要还活着,迟早会有重逢的那一天。
”
我感觉心跳骤然暂停,接着胸腔里像地鸣一样狂震不止。
究竟怎么回事,我没听错吗?她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