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1/3)
正如宋良宵所想,军营里虽会有人对这谢怜卿一直居住在统帅营帐内颇有微词,但最多只是在背后悄悄议论并无其他过激举动。
加上宋良宵每日起得比鸡还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帐里与监军副统一同商议战略战术,晚上回营比牛还晚,久而久之便无人再计较此事。
很快日子来到五月中旬,经过一个月的整顿训练,伐逆军已经基本适应南边的气候,而大青逆贼这一个多月同样也没有任何动静,既不见其继续北上攻城亦没有集结兵马攻打伐逆营,只是时不时派遣斥候隔着翠沧江观望伐逆营情况。
一般情况下敌不动我不动,但这场战争大青逆贼背靠城池作为补给占据先天优势,伐逆军因补给路线过长反而是处在劣势一方,不适合守株待兔,双方继续对峙下去,长此以往怕是要军心不稳,故攻城一事差不多也该提上日程了。
而战机就在五月二十二这日,一封密报送到了封习手中。
在读完密报后,封习面色凝重将信推到宋良宵面前道:“统帅,逆贼那边又增了一万兵力。
”
宋良宵拿起密报快速读完后道:“所以齐玮这段日子没有任何动静便是在等这增援的一万兵力?”
封习点头道:“是,这些增兵应该先是装扮成商队从其他各处汇聚于南疆边境外,再秘密入境集结,所以我等一点都未察觉,直到三日前兵临贵郡城外,密探方才探查到。
别小看这一万增兵,我们的兵力本就比他们要少近万,如今再少一万,两万的奇人士兵已经足以左右战局!”
宋良宵认真听着,她自然不会轻视这些增兵掉以轻心,仔细斟酌后提出疑问道:“据密报看这些增兵是分批至南疆后再汇合,我想朝堂应该也有关注境外各方势力动向,不知监军有与上边确认过这些增兵的身份吗?”
封习道:“大望自然有关注境外各方动向,一万奇人军于小国而言几乎是三分之一兵力,若是出动动静极大,但近两个月附近的小国都未有异动;至于与我国有矛盾的那几个大国,上边有特意盯着,莫要说一万人,就是超过五十人商旅进出国境都有记录,这边同样没有异常。
”
大国小国都未见异常调兵迹象,至于中等大小国家,在大望四周并没有,几乎都分布在海外,若是一万大军漂洋过海而来则会更引人瞩目,大望不可能会不知道。
宋良宵沉思道:“这么说,这些增兵都是流寇或无籍军?并非正规军。
”
奇人寿命长,权力斗争之中永远都是僧多肉少,而那些在本国斗争中落败的奇人强者若是侥幸逃脱,一般都会在外边自立门户发展自己势力,各国统一将这些无国属的势力称呼为无籍军。
这些都是宋良宵进入伐逆军后才学到的:无籍军遍布天下,群体庞大,但若只论单势力人数都不会太多,最少数十众最多则数千众,占据一方秘境或是险地为载又或游走天下四海为家,一般靠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