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首都(3/3)
去识字儿。
陈棉棉笑着说:“好好学文化,回来可有重担等着你挑呢。
”
陈苟想不到更好的工作,也有瞄好的:“等林队退休了,我就接班当民兵队长。
”
再过几年民兵队都要撤销,他还哪里来的队长可当?
陈棉棉想了想,还是不承诺了,但只要陈苟不学坏,认真学习,他以后就能当葡萄园的总经理。
他要人如其名,能一直苟到改革开放,他就会是集团董事长。
而到了将来,西北会成全国最大的红酒出口地。
他要好好干,他就能掌管一个红酒产业链。
陈棉棉也算是把白螵发挥到了极致,罐头瓶依然是让红小兵们满城,每家每户去征集。
沙枣必须用酒蒸,酒,她是问严老总要的冰白葡萄酒。
还别说,用冰白蒸沙枣,味道比二锅头或者闷倒驴那种便宜酒香了太多。
陈棉棉当然也不需要自己蒸,让邱梅动员一帮妇女同志来,她们干的又快又好。
总共用了一周的时间,一拨三个红小兵,背着一包包的罐头就出发了。
陈棉棉也遂了妞妞的心愿,不但要给空军学院寄沙枣,还专门用泥土糊了个罐罐,装了一串妞妞最喜欢的马奶子,并备注:赵望舒叔叔,收!
可以想象,唐天佑收到那串葡萄,会有多开心了。
话说,妞妞真苦恼,自己想给叔叔带葡萄,但是没人呢。
可是妈妈找来几个红小兵,背着罐头和她的葡萄出发,就去亲自送给她叔叔了。
别人于这个时代的记忆都是灰暗的,癫狂的,但妞妞的不是。
她掰着手指对妈妈说:“右派爷爷是好人,红小兵哥哥也是,大家都是最可爱的人。
”
其实就在她婴儿时期,右派和红小兵还打的你死我活呢。
但那时的妞妞还太小,还没有产生记忆呢。
说回工作,陈棉棉准备带着挑了又挑,精心选拔过的大沙枣,要去一趟首都。
她不在,就得赵军老爷子和姜叔俩照料妞妞上学。
赵军先没问陈棉棉为什么要上首都,而是找笔来,说:“你要去,先去投奔这个人。
”
这才问:“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非去不可吗,首都现在可不太平。
”
已经两周了,赵凌成一直没回家。
老爷子猜测空难应该跟他有关,那么他现在应该也在首都,在跟上级部门述职。
曾风一直没回来,赵军都不用猜,他肯定是被公安特派组扣押了。
因为他是秦小北的秘书,秦小北出事,他必被抓。
而因为之前秦小北是在西北闹革命,陈棉棉现在去,稍有不慎也得被抓起来做调查。
不管孙媳做什么,赵军全力支持,可他怕她万一被抓了呢,就需要知道,她为什么非要去一趟不可。
其实很简单,陈棉棉是为了找劳动力。
方法也很简单,找大学生。
目前全国大约有七八十座工农兵大学,一应费用都由国家负责。
而到了将来,哪个大学生能不实习,不被企业变相压榨的?
而且如果说搞革命的那帮是天龙人,那么工农兵大学里,基本就全是耀祖了。
这个年代女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少,人们习惯供读男孩嘛。
而在如此艰苦的年代,耀祖们不需要下乡当知青,毕业了就可以分配进厂。
无产阶级的公平何在,他们又凭什么比别人更特殊。
所以陈棉棉这趟一是要去她的本单位,计委,跟领导商定计划。
再就是上教育部要人,当然不能说是她想要免费牛马,而是说,她要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机会。
她也只要他们的一个学期,并且还能培训各种机械技能,掌握农业知识。
陈棉棉也已经写好书面计划了,边讲,边给赵军翻看计划书。
赵军看完,咳了半晌,终于笑着说:“是金子,就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地方都能发光发热。
”
再说:“我和江华一样,也以为你是痴人说梦,但事实证明,我们都是老顽固,真正要干事业,还得你们年轻人来。
”
十万亩戈壁滩,要如何在四年内变成葡萄园。
赵军和江老一样,以为陈棉棉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但也没想到,她把目光瞄准了工农兵大学生。
全国那么多所大学,如果计委能批,教育部也同意,他们就是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而且因为大学负责食宿,河西政府还不需要多支一份口粮。
赵军还不知道啥叫免费牛马,但也被陈棉棉这个计划惊到拍腿叹息,它也太妙了!
他拍了拍自己写的纸,再交待:“去找这个人,让他帮你,至于曾风,你就先不要管了,免得惹上麻烦。
”
他介绍的那个人陈棉棉其实认识,原来公安特派组河西调查专员,雷鸣。
但他已经升职了,目前就在公安部工作。
陈棉棉头一回去首都,两眼一摸黑,有他帮忙照应确实不错。
现在就捞曾风出局子也确实有风险,因为陈棉棉很可能也会被打成秦小北的余党,被清算。
但陈棉棉表面答应老爷子,可还是准备冒险捞人。
因为曾风腰椎的问题特别严重,如果在局子里关的时间太长,很可能会瘫痪的。
他曾经有机会可以跑的,他带着唐天佑,他们俩就能跑掉。
但曾风是有理想的人,他还想着1997年,扛着红旗过香江,去给香江首富耍威风呢。
而且他于陈棉棉,是绝无仅有的得力助手,她必须把他捞出来。
在这个年代上首都,火车得三天四夜,简直好比受刑。
陈棉棉还提着几大编织袋的沙枣,在十一过后踏上旅程,就往首都去了。
而在她终于落地首都,并找到来接自己的人,再把几大袋沙枣搬上公交车,摇摇晃晃进城,奔公安部时,赵凌成结束了整整半个月,面对一个又一个领导的单独汇报,也才刚刚到公安部的,特派工作组。
他没有找在这儿工作的雷鸣,只是找了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
但他带着军委和总革委的批条,他对工作人员,一位女同志说:“公安同志你好,我来撤销一份间谍档案。
”
女公安接过档案,定晴看他,笑了:“我认识你,你叫赵凌成,去年你的档案曾送来审过。
”
赵凌成重复:“请帮我撤销一份间谍档案。
”
女公安带着他到了档案科,安排工作人员去查文件袋,又笑着说:“我以为你只是照片年轻,没想到本人更年轻。
”
赵凌成他们要出国,就需要特派工作组的审核,所以这位女公安见过他的照片,也见过他的档案。
一位导弹专家,但居然那么年轻,还文质彬彬的。
而且那双眼睛虽然有点冷,但是既有神又好看,叫人忍不住的要看。
女公安想跟他多聊几句的,但这时档案科的工作人员抱出一只好大的皮箱子来。
赵凌成认识,那是他母亲的行李箱。
他掏出钢笔问:“只要核验完,我就可以带走它了?”
女公安抓起箱子上写的密密麻麻的清单,皱眉头说:“时限太久,纸都烂的不成样了。
”
再说:“好像物品还不少,要不到隔壁,慢慢翻检吧。
”
被打为特务二十年了,物品清单都已经成絮状了,林蕴才能翻案。
赵凌成却爽快签了字,抱起箱子就走,并撂了一句:“不用了,谢谢。
”
那是公安搜集的林蕴的罪证,而她的金银细软早转到了香江,这箱子里也没什么贵重物品,不过是些她在军统时的书信和各种任务的签字罢了,核对它们也没什么重要。
重要的是,在秦小北老妈垮台后,赵凌成终于能为母亲正名了。
她的间谍档案将被抹销,她故居上的木板和砖头将被整个拆除。
赵凌成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看看他母亲曾经生活,起居过的家了。
目送他离开,女公安自言自语:“怪不得能搞导弹呢,人倒长得挺俊俏,但性格有大问题,又呆又冷的。
”
但那只是因为,她是陌生人的缘故,赵总工不但不冷,而且可会笑了。
也是巧了,他刚出了公安部,正好看到媳妇从一辆满是人的公交车上挤下来。
她向来不穿像个直桶桶一样的解放装,嫌它既没腰身还土气,她扎的长发,但一般都是盘起来。
可她今天不但穿着解放装,还梳了两条乌油油的麻花辫。
如果脸蛋再黑点,她就是他初见时的样子,一身乡下人的泥土气息。
而她这样搞,一看就是在耍花招,但不知又是什么花招。
她没看到赵凌成,径自奔向等着接她的雷鸣,笑着说:“首都果然不一样,空气里都弥漫着革命的芬香,我才到首都,但已经觉得自己的思想又进步了不少。
”
再摇雷鸣的双手,她又问:“我的手下曾风呢,是不是被你们关押起来了?”
赵凌成本来在笑,但是笑容逐渐滞住。
他还回不了家,可是媳妇居然来首都了,天知道刚才看到她下公交车时,他心里有多惊喜。
但总不能,她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是上首都专门来捞曾风的吧。
曾风个驴日的,他凭什么,他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