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碗粥的滋味她能记一辈……(2/3)
轿子或马车,也没人对他行礼。
但半个月过去后,他已经逐渐习惯了,甚至还隐隐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因为,他也不用时刻再担心悬在自己脖子上的皇权的铡刀了。
听他这么说,向家村的人这才放下拘谨。
聊完这两项重要事情后,接下来更重要的事就是吃早饭。
“和昨天一样,能走路的人都来排队,先去左边领碗筷,再来右边领粥。
”宋五嫂大声吆喝起来。
她一只手握着大勺子,站在粥桶后面,看上去就像是食堂里常见的大婶。
“吃完饭的,再去那边领一份物资。
”
一说到吃饭,空气中的氛围明显就轻松了很多,甚至还传递出一丝兴奋。
村民们很快就排好了队,这次除了一些不方便行走的老人和过小的小孩,所有人都站在了队伍里。
路晓琪一边发粥,一边仔细观察每一个人。
“要咸粥还是甜粥?”她脸上露出微笑,看着眼前这个大概才八九岁的小女孩,声音都不由自主放轻柔了些:“咸的是咸菜肉骨粥,甜的是八宝粥。
”
那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上去很局促,细声细气:“我要一碗咸粥,再要一碗甜粥给爷爷。
”
路晓琪看过去,在那边坐着一位老汉,大概六七十岁,有些佝偻着。
不过这些古人们因为营养和健康状况,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
她问:“爷爷怎么了?”
小女孩眼里泛起了泪花,但努力不让它流下来:“爷爷崴了脚,现在走不动路。
”说完之后,她又急忙补上一句:“我爷爷很厉害的,是村里最厉害的木匠,路小姐不要赶我爷爷走。
”
路晓琪赶紧摸了摸她的头:“放心吧,不会赶你们走的。
来,你先端一碗,剩下的我给你放一边,待会儿再过来端。
”
小姑娘这才破涕为笑,端着一碗粥走了。
分粥分下来,路晓琪注意到向家村三十九个人,像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反倒不多,只有五六个,剩下的大多是四五十往上的中老年人——对于古人的年龄标准来说。
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未成年小孩和一个孕妇。
“打仗呢。
年轻些的,尤其是男人们都被抓壮丁抓走了。
”宇文恺吹了吹自己碗里的粥。
他昨晚已经大概了解过了向家村遇到的情况。
路晓琪闻言有些不免有些恻然,叹了口气,另外三位听着却并无任何波动,显然对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她低低念着。
①
“路小友不必担忧,”宇文恺:“年纪大一些的工匠虽然力气不足,但他们经验更丰富。
况且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不少工具可以顶替单纯的体力活。
”
路晓琪无力地张了张嘴:……我没有在担忧这个!
宇文恺没注意到她的表情,继续说:“我与他们的里正交谈过,他们曾经是皇家工匠,主要就是修缮皇宫以及为皇室打造家具,大部分都是木匠,还有几个泥瓦匠人,倒是很符合我的需求。
”
他打算明日就给他们安排活计,否则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而无所事事的话,便很容易生出事端。
而且他打算自己就住在古镇上了。
路晓琪连忙问:“那你自己的事呢?城市博物馆不去了?”
“无妨,路小友将我的书送过来就好。
”宇文恺倒是不急了,“这镇上其实也可以走走逛逛,小镇子说不定还能看到更多东西。
”
此地虽然号称是古镇,但营造的思维却是现代的,水电管道和排水排污等都是现成的,而且他在这儿还拥有极大的权限。
想看看里面的系统结构还不是轻而易举?
宇文恺早就想明白了这一处。
路晓琪一听也很认同。
宋五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