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医院,向家村人的安置工……(2/3)
全程都很和蔼,送她们出去的时候还把用来逗阿狸的一个小玩具送给了她:“小朋友,下次来伯伯这里时要胖一点才行哟。
”
路晓琪拿着一堆单子去交钱,看着打印出来的账单,止不住的心痛。
这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啊!
短短两天时间,为了安置向家村和这次医院行,就已经花去了五万块。
原本还有五十万的余额,现在只剩下四十五万了。
黄四娘忐忑地凑上来,低声说:“路小姐,看大夫的钱,奴一定会还给您的。
”
路晓琪一愣,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吗?
她提起手里的药:“不着急,等你们有工资收入了再说。
”
她不打算完全把这群人的吃穿住行给背在自己身上,也背不过来,但他们现在还没有立足,只能先垫着。
后续再从对方的工资里扣吧。
到时候一定要给他们把医保给买上!
黄四娘眼中一热,她重重点了点头。
看好病,路晓琪索性带着两人去手术室门口一起等,手术还没有结束。
有黄四娘在,巧娘明显轻松了不少,两人在低声的说着什么。
宋五嫂显然在这儿观察了快两个小时后显然已经积攒了一肚子的疑问,看到路晓琪过来便有些忍不住:“这便是你们的医署?是随便一个平民都能来看病吗?”
她坐在这里看到很多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有的穿着光鲜,有的穿着朴素。
但宋五嫂在这儿也待了有一段时间了,自然能分辨得出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这儿是县医院,不过也还不错,去年刚评上三甲。
”路晓琪知道她想问什么,回答得很详细,“不过如果有什么大病,大家还是会更倾向于去市里面的医院看。
如果再遇上点疑难杂症,那可能要去帝都和魔都的大医院找专家了。
像这样的医院,好处就是人没那么多,很快就能看上。
口碑好的大医院是需要排队的,甚至有些专家的号还经常排不上,得找黄牛。
“至于看病,当然是谁都能来的。
”
宋五嫂喃喃道:“谁都能付得起来看病的诊金吗?”
黄四娘也看了过来。
路晓琪这次却摇了摇头:“并不是全部,要看什么病。
如果是那种大病和少见病,那可能很多家庭也要搭上大半积蓄才能看得起。
但如果只是普通的病,那大部分人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反正,这些年比起以前是好太多了。
”
她还很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大人们是不敢生病的,身边也有因病返贫的例子。
但如今这样的似乎越来越少了,而且大家也都会有闲钱支撑每年的体检,防范于未然。
对现在的生活,路晓琪很满意,并且充满乐观。
在宋五嫂和黄四娘这样的古人听来,却宛如天方夜谭一般,甚至比周边这些光怪陆离的机械和电子产品给她们的冲击还要更大。
良久,宋五嫂这才摇了摇头,情绪复杂:“却是让人想不到的了。
”
谁能想到,千年后的世界会是如此的,如此的美好呢?
路晓琪好奇问:“宋朝不是有惠民药局吗?”
她做历史科普视频的时候查过相关资料。
宋五嫂轻笑一声:“确实是有。
但惠民局只是卖药,比外面私人药铺子里要便宜几成。
不过,早期还行,后期却不行了,以次充好,倒是让那些吏目们赚得盆满钵满。
但凡讲究一点的都不再去那儿买了。
“除了药,最要紧的还是大夫。
真正好的大夫很稀少的,而且人多粥少,价钱自然也水涨船高。
即便是在京师之地,像我家这样略有盈财的,去看病也是肉疼得很。
至于太医,那是达官贵人们才能上门去请的。
”
黄四娘点了点头,在一旁补充一句,自嘲地弯了弯嘴角:“五嫂子是在京师,像我等住在乡下的匠户,生病了能去江湖郎中那儿买几贴草药吃一吃,便已经算是幸运了。
还有那等更惨的,便单独在柴房里等死,死了后草席一裹便给扔到乱葬岗上去,也是常见的。
”
她原本觉得这样的日子似乎是正常的。
他们生来便是如此不是吗?没有地位,也没有财产,出身低贱,那么过着如此贫苦的生活便是天经地义。
或许有那么一天,其中一位幸运儿能靠着自己的手艺被某位老爷赏识,从此出人头地。
但大部分人,往往从生到死都是循环往复。
可来了这儿不过短短一天,黄四娘的心里便生出了一丝小小的疑惑,像是在风中不断摇曳着的微弱火苗。
向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她有些茫然。
正在这时,手术室门口的灯亮了起来,有医生从里面走了出来:“谁是向大柱的家人?”
路晓琪赶紧跑过去,巧娘紧随其后:“医生,他怎么样了?”
“脾脏破裂,现在已经修复好了,没事了。
他麻醉没过还没醒,你们在这儿再等会吧,到时候再一起去住院部病房。
护士会和你们说术后护理的事项。
”
“行,谢谢您。
”路晓琪看得出那医生有些疲惫,真诚道谢。
医生摆了摆手,继续回手术室里了。
巧娘听到向大柱没事了,整个人都软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的流。
她来到这个时代,就只有向大柱一个亲人了。
路晓琪扶起她,心想还是得要找个护工才行,这笔钱不能省。
她让宋五嫂带黄四娘和阿狸先回去,自己则陪着巧娘等向大柱出手术室再去住院部了解一下情况。
这两天下来,跌宕起伏的,一件事接一件事,路晓琪都觉得有些累,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宋五嫂关心地问:“累了吧?要不你送她们回去,然后眯一会儿,这里我来就行。
”
她这段时间得出一个小诀窍,那就是有什么不懂的凡事张嘴问。
这里的人都很友善,很愿意帮助人,甚至还有那种专门帮助人的“志愿者”,宋五嫂不懂但是很佩服。
所以,她有信心自己能搞定这一切,只要稍微谨慎一点就行,甚至对此还有些跃跃欲试。
可惜,路晓琪没察觉到她的心思,摇了摇头,决定还是自己先撑一撑。
临走的时候她忽然想起来,一拍掌有点懊悔:“哎呀,你是不是得要回去忙你那个小饭馆了?”
如果没有向家村的突发事件,宋五嫂原本是应该留在市里面等那对小夫妻回家后接手馆子然后筹备开业。
宋五嫂笑了一下:“没关系,我来之前就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他们还有四五天才走,没那么急。
”
路晓琪舒了一口气:“那就好。
”
“我再陪你多留一天,明天再回市里面。
”宋五嫂早就想好了,“正好先去准备一下,虽然只是接手几个月,但招牌和里面的一些东西最好也换一换。
等你从这儿回来,正好能赶上开业。
”
路晓琪被她的情绪感染,兴奋起来:“一定!到时候我来帮你。
”
宋五嫂带着黄四娘和阿狸回了清河古镇。
她现在掏出手机向司机付钱的时候已经俨然如同一个现代人,动作流畅,看得黄四娘心生羡意。
宋五嫂察觉了,下车后笑眯眯地说:“不要羡慕,待久了,你也能这样。
”
她又摸了摸阿狸的头:“你是个幸运的孩子。
”
她们回来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吃过了午饭,向大力和向老娘忐忑又兴奋地围上来询问两人大夫看得怎么样,有没有吃饭。
还有其他的村民们也过来询问向大柱的情况。
“我们在医院吃过了。
”黄四娘撑了一下肚子,向大力立刻给她拿来了一张椅子,这可是在这些房子里好不容易找到的完好无损的家具。
她便坐了下来,高兴说:
“大柱子没事了,不过大夫说他需要在医院里住三天才能出院,路小姐和巧娘在那边照顾着呢,别担心。
”
向家村的人都沾亲带故,大家又一起经历过乱世,感情很深厚。
听她这么说,村民们这才放下心了。
向老娘感叹:“大柱子是个有福的,还好是在这儿,要换在咱们那儿,这样的伤势……”
她摇了摇头,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纷纷赞同。
也有人笑呵呵:“咱们都是有福的!”
好些人笑了起来。
来了这差不多一天后,村民们终于放松了一些情绪,开始恢复了说说笑笑。
向明拄着拐杖在一旁含笑看着,感慨这样的氛围真是好久没有了。
自从战乱开始后,所有人都是忧心忡忡,紧绷焦虑,如今竟是彻底轻松了下来。
已经有村民在问:“四娘,那医院到底是什么模样?是不是和咱们那儿的医馆差不多?”
黄四娘喝了口向大力递过来的水,被他们这么一问莫名燃起几分骄傲。
她可是他们里面第一批去过外面的人!
“那可和咱们的医馆完全不一样!那里可大了,我和你们说,外面的房子和古镇里的房子完全不一样,四四方方的,而且都是砖石建的,有的有七八层那么高……有一种铁做的马,可以钻到它的肚子里去,跑得飞快……
“医院里可亮堂了,到处都是白白的,一点灰尘都没有,看着就和仙界似的。
那里有很多很多大夫,路小姐说他们分别看不同的病,有只看脑袋的,只看眼睛的,像我去看的就是只看孕妇的,还有只看阿狸这样的小孩儿的……
“还有很多块黑黑的板子,上面竟然有人在动,一开始我看见的时候可吓死了。
五嫂子告诉我那个叫电视和屏幕,是这边常见的,就是专门给他们打发时间看着玩的……”
她开始介绍自己在外面的见闻,说得有些七零八碎的,村民们却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看向镇子外的方向——古镇周围并没有太高的建筑,而镇子里和他们熟悉的环境差不太多,根本想象不到外面的世界竟然是这样的离奇而与众不同。
真想去看一看。
向明作为里正,怎么感受不到此刻浮动的人心呢?
他重重咳嗽了一声:“都给我把你们的小心思给收起来!咱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可不容易呐,所以路小姐说的话,咱们要好好遵守。
在她没发话之前,谁都不允许出古镇!谁胆敢违犯,就不要再当向家村的人。
”
所有人都一噤。
向明的语调又缓和下来:“路小姐是个心善的人,只要咱们能安安分分,想必路小姐也不会反对咱们以后出去看一看。
”
旁边传来一个声音:“里正说得不错!”
走近的人是宇文恺,他对向明赞许地点了点头。
大家都恭敬地行礼:“宇文老师。
”
对宇文恺,他们心存敬畏。
宇文恺环视了所有人一眼:“日后无需多礼。
向里正说得对,路小友将你们约束在古镇内,其实是在保护你们的安全。
只要你们这段时间能好好学习,保证自己出去后不会露馅,能独立的生存下去,自然便可以外出去见见世面。
“且,你们应当也知道自己的自由度,只能在古镇方圆十里的地方活动。
但这也并非不可破解,只要精进自己的手艺和能力,就能升级,也有机会去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
他也没有多说,扬了扬手中的纸张:“那些都是后话,现在,先来领取你们的房屋吧。
”
他刚刚就是在仔细巡查四号区的情况。
宇文恺的建筑天赋出类拔萃,过目不忘,他走过的地方,房屋、道路都会自动在脑海中形成模拟地图,这让他在分配房屋这件事上效率极高。
听到他这么说,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惊喜的神色。
……
“这么快就分好房子了吗?”路晓琪回来后也觉得很惊喜。
这效率,妥妥的。
宇文恺抚须:“只有早早给他们分了房子,他们的心才能更快安定下来,后续的配合度也会更高。
”
在一旁的宋五嫂很认同:“这有了房子就是有了家,而且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
”
路晓琪点点头。
赵飞燕问:“医院那边如何了?”
路晓琪嗦了一口粉,外卖送来的,满足地吞了下去后这才回答:“向大柱已经醒过来了,医生说先住三天然后再观察。
我给他请了个护工照顾,把巧娘也给带回来了,她就在清河古镇里等着就好。
”
向大柱在醒过来后看到自己手上扎着针,差点眼一翻又晕了过去。
后来他知道自己肚子上被开了一刀后,便陷入到了魂游天外的状态。
路晓琪不得不又等了一段时间,待他回过神后才有机会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