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超了!超了!创纪录了!……(2/3)
学惊恐至极:“别乱说!这可是国运平衡器来着。
”
……
省城中医院。
王竹今天陪母亲赵月英来中医院看诊。
在科室门口等候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刷起了手机,然后就看到了首页推荐的清河古镇的直播。
等候的时间最无聊,王竹开小小声饶有兴致地看了半个小时,看到测试结束正好听到广播喊母亲的名字。
“走了,走了。
”王竹带着母亲推开诊室的门,里面迎接她的正是张仲景和专家组的几位评审。
专家组决定将临床的考核放到中医院,选了内科的一个诊室让张仲景坐镇,看十个病人便算是结束。
王竹看到这么多人,而且还都是一幅极有经验的老中医的模样,下意识的以为自己走错了,立刻退出去:“不好意思啊,医生。
”
她扯了扯赵月英的袖子。
赵月英也有点糊涂:“咱们这是走错了?”
其中一位专家笑呵呵说:“赵月英是吧?是的话就没走错。
”
赵月英狐疑忐忑地点点头:“是我。
”
王竹如临大敌。
怎么回事?这么多医生……众所周知,如果医生态度冷漠,说几句话就让你走,那肯定你没啥病;如果医生态度如春风拂面,那你反倒要紧张起来了;可如果医生不仅春风拂面还摇了不少一看就是大佬的人,那……
她觉得自己的腿都软了。
“我妈就是想来看个更年期,她没什么大事吧?”王竹的声音都慌张起来。
不对啊!她们这才刚进来,还没检查过呢……
看母女俩一脸雾水,这个诊室原本的主治医生连忙笑着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然后问她们是不是愿意。
母女俩看他搬了个小凳子在一边坐着,在这些大佬面前就像个乖巧学生,就知道这些大佬的实力。
那当然愿意啊!
“医生啊,我就是绝经后到了更年期,时不时就觉得身上一阵热,然后衣服都会被汗湿,还经常心悸心慌,晚上也失眠……”
赵月英一脸苦恼,更年期综合征谁都避免不了,但她都好几年了,还不见好。
她去看过西医,无非也就是说这些,窦性心律不齐,雌激素缺乏什么的,解决手段就是给她开雌激素以及失眠药。
赵月英吃了后没什么好转,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来看看中医试一试。
问清楚情况后,张仲景让她伸出手来。
在他背后的几个专家组评审立刻精神一振。
赵月英也精神一振,现在会正儿八经把脉的医生可不多了。
这医生看来真的很厉害。
“脉细数,整体偏快,但细弱如丝……”张仲景一手搭在她的脉上,缓缓说着,一旁的主治医生连忙用笔记本记下来,“寸部浮而略数,按之少力,尺部沉细无力,几近于无。
”
主治医生抹了一把汗。
还好他的理论知识很扎实,否则这些术语听下来得要抓瞎。
他虚心地问:“那,张大夫,寸脉和尺脉都很虚浮啊……”
这听上去好像差别不大?
寸部指的是心,尺部指的是肾。
张仲景摇摇头:“寸脉浮,尺脉沉,区别还是很大的。
”
后面的专家评审心思蠢动,取得赵月英同意后也开始给她把脉。
他一搭上去就觉得赵月英脉细,就连他也很难辨别出其中区别,但沉下心思来之后发现的确和张仲景所说不差。
他松开赵月英的手,对其他几位评审点点头,然后笑着对相对年轻的主治大夫说:“你要练到和张大夫一样,那还得多花上一些时间才行。
”
这句话却是在肯定张仲景的把脉结果和医术了。
王竹听不懂这些,焦急问:“这个什么什么脉,代表了什么?”
“说明你母亲心肾不交,真阴大亏而未得滋养,自然便会心悸心烦,失眠难当。
”张仲景问赵月英,“是不是夜间或者安静的时候,更容易感觉到心悸?盗汗也应该是在夜间发作,或许还会伴随着耳鸣?”
赵月英越听眼睛越亮,最后一拍大腿:“对对对!就是您说的这样。
”
神了!
“不算什么大问题。
”张仲景从容笑了笑,“我给你开三个疗程的汤方,上面会写具体怎么熬,你回去照着方子吃,会好转的。
”
王竹陪着妈妈赵月英去抓药,见缝插针地看起了直播。
赵月英翻了个白眼:“天天只知道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王竹这次十分理直气壮:“哪里乱七八糟了?这可是传统文化!”
算了算了,老妈更年期,不要和她争辩。
她索性戴上耳机,在一旁等着老妈排队抓药。
刚才的比试已经结束了,直播显然进入到了尾声。
但评论区不知道为什么,却陷入到了争吵不休之中。
王竹秉持着吃瓜看戏要吃全的心态,赶紧往上翻,然后才看到事情的起因。
是一个叫“纽约的风”的ID发了一个评论:【就算是承重再厉害有什么用?到了现代还不是被西方所发明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取代了?有那么多时间还不如赶紧去研究研究怎么在现代建筑上超越别人吧,天天赢来赢去的,真是看了都想要发笑。
】
王竹翻了个大白眼。
网上就是很多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什么都是国外的东西最好。
吹也就算了,还非得要捧一踩一。
国外什么都是好的,国内什么都是差的。
如果国内的好,那就是“那又有什么用?”“那么代价是什么?”
果然很多网友都在怼他。
【我先说,那么代价是什么?】
王竹忍不住扑哧一笑。
【有用啊,让你这样的人看着很不爽就是很有用了。
】
【看出来你很不想让华夏赢了。
】
【你这么推崇西方,那恐怕不知道,你嘴巴里的西方其实也一直在研究榫卯吧?好东西大家都抢着要,偏偏家里的不肖子孙却觉得是没用的东西,真是可悲。
】
【楼上,谁和他是一家啊?他家户口本上只有他一个。
】
赵月英凑过来:“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
王竹取下耳塞,手舞足蹈和妈妈讲了一通。
赵月英:“瘪犊子玩意儿,理他干嘛?不过,榫卯的家具现在的确是少见了,咱们家那几把椅子就是找木匠打的,也是没用钉子的,可结实了,用了二十多年了还是好的呢。
你看看你在网上买的那些椅子,坐几下就坏了,都什么质量……”
王竹头大,怎么又绕到自己身上了?妈妈以前可没那么爱絮叨啊。
不行,回去立刻给她熬药。
清河古镇。
刘蝉和林教授他们当然也看到了直播间里的争吵。
作为一开始学的是现代建筑但后来转为研究古建筑和榫卯的专业人士,林教授觉得有必要说上几句。
“我看到评论区里有很多人在讨论榫卯到现在是不是还实用?和现代的钢铁混凝土比,到底哪个更好?我不是很理解,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自擅长的地方。
”
路晓琪听得直点头,她以前喜欢高楼大厦,但在清河古镇待久了之后,现在就觉得这种低层的开阔的小院子最舒服,传统的审美要更符合自己的审美。
她相信很多人和她的选择都是一样。
“现代钢筋混凝土可以支撑起几百米的高楼大厦,且建造更简单。
但榫卯构建的斗拱是人类的智慧和审美的集大成者。
”他指向向齐他们做的那个已经裂开了的斗拱,又抬头指了指自己的头顶,那里是藻井的位置,“我就不信,你们看着这些东西,就不会觉得它美?”
直播间刷屏了:
【美!】
【美!】
【美极了!】
林教授和宇文恺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一丝笑容。
林教授:“还有就是,斗拱在抗震上是有它独特的优势的,这也是现在建筑材料学正在研究它的原因。
像是应府木塔,历经一千多年却不倒,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榫卯构造可以消耗地震波的能量,以柔克刚。
不单单咱们国内在研究,国外也都在研究。
“它还有着很神奇的进化功能。
木材在长期受压下得到了强化,抗压的强度甚至会增长!
“这些都是现代钢筋混凝土难以做到的。
”
在场的人和直播间里的人都听得很认真,就好像诊室中的那位主治大夫。
……
主治大夫依然在乖乖打下手顺便听课偷师。
第二位患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程序员,他是来复诊的。
昨天他就在这儿面诊过,还做了几项检查,结果要今天才出来,于是便挂了一个复诊号。
主治医生刚想把他的情况告诉张仲景,却被一位专家咳嗽了一声给制止了。
“张大夫,我见您诊脉手法不俗,不知您可不可以通过诊脉来确认一下他的病情?”
这就是想要重点考核一下他的诊脉功夫而不仅仅是汤方和治疗方案了。
其他几位专家互相对看了一眼,都兴致勃勃看过来。
张仲景欣然应答:“自然可以。
”
程序员进来后一听,也答应了。
张仲景的手搭在他的脉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手指传过来的细微变化。
沉吟片刻后,才开口:“脉象弦硬有力,如按琴弦。
左关部独旺,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