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清河古镇,加场!加场……(1/3)
杨青宁哈哈讪笑两声:“您是说那个VR体验啊……”
她稍微收敛了兴奋,认真回想道:“就是觉得很真实,细想一下其实挺吓人的。
除了接触不到任何实质性的物体,感觉自己就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
”
田凡点点头:“其实我一直比较好奇一件事情……”
大家都看了过去。
田凡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是,如果我有了这样一项技术,我要做一个商业性的VR体验,那我选择的内容绝对不会是这些。
而是更娱乐性的也更刺激的东西。
”
杨青宁顿时明白了他想的,立刻点头:“对对对,比如做个稍微有点惊悚的逃生游戏,或者是做个电影里的赛车、超级英雄的游戏,或者是建立一个仙侠世界,和现在的游戏公司合作一把,肯定会比现在还要更火爆!”
平心而论,现在VR体验里的六段内容,故事情节和角度都只能说是一般般,没什么娱乐性,纯粹靠着“也太真实了”的或恢弘或精致的场面来吸引游客。
而且,选择的为什么是李冰和黄道婆这样虽然有名的却不算大众的历史人物的视角?
这完全不是一个商业化操作应该有的选择。
那清河古镇到底是在想什么?
杨教授和金教授都认同他们的观点,颔首:“你们说得有道理。
”
“我刚看了他们的巡游,倒是能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历史场面。
”金教授将保留在口袋里的门票拿出来,指着上面一行小字,念了出来,“弘扬华夏传统文化……这清河古镇的每一项设置,其实都和它们的主旨息息相关。
”
无论是复原华夏传统建筑,还是五号区的各类非遗工艺,还是今天晚上的神仙大巡游,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他们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切实的在做这一件事情。
从这个角度,他倒是很佩服清河古镇。
“但是,”金教授放下门票,也有自己的疑问,“如果要复原历史场面,为什么不选择那些名场面?比如秦始皇泰山封禅、霍去病封狼居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这些不是会更吸引流量和历史粉丝们吗?
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是李冰和黄道婆?
杨青宁脑中灵光一闪,冲口而出:“除非他们恰巧有关于这两人的很确切的信息源!”
他们知道这两人所参与的这几个场面是什么样的,知道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不过,话刚说完,她自己都觉得有些滑稽。
田凡说了一句:“……你还不如说制作者是这两人的粉丝,还更靠谱。
”
他们上哪儿去掌握两个历史人物的确切的信息源?总不能是把这两人从历史里拽出来了吧?
两人对视一眼,都干巴巴笑了起来。
田凡清了清嗓子:“这些商业逻辑咱们暂时不去想,反正这家制作公司也不单单只有这么一个谜团,为什么它的技术会比一些高科技公司还要来得更牛逼?要是能见到他们老板就好了……”
很想去采访一下。
“不过,之前就看网上说,有新闻媒体想要去采访老板但是都被拒绝了,说是真正的幕后老板隐居了,现在的老板其实只是受委托代为管理,不想公开接受采访。
”
清河古镇的VR出名之后,引起了轰动,当然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不仅有媒体想要采访路晓琪,还有许多游戏公司想要和她合作,但都被婉拒了。
对前者的说法是老板不想露面,对后者的说法是技术保密且有局限性,无法公开也不会在景区之外推广。
这也惹得了网络上的议论纷纷,很多人猜测这家公司的背景和动机,但不管网上舆论怎么沸腾,清河古镇都没有出面回应过,时间久了,热度便也降下来了。
现在大家的普遍认同是,估计幕后资本有钱任性,研究出了这么一个玩意儿只想做几个历史视频来玩玩。
膜拜!
田凡停止思维发散,问金教授:“老师,你们从里面发现了什么吗?”
金教授看了一眼杨教授,意味深长:“那可发现太多东西了。
”
首先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那件酒爵。
当时在和田凡聊的时候金教授只是惊讶,他当然相信自己的学生的眼力,但毕竟没有真正见过,到今天他才明白田凡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反应。
那件酒爵,并不仅仅只是纹样与雍城遗址文物修复室里的那件一样,其实形制也很类似,包括雕刻风格完全可以判断它们是出自同一个工匠之手。
“即便是AI能够补全,那也得按照现有的资料来补全吧?”
田凡点头:“如果补全的话,依据的是残存部分的纹样规律、同时期器物的风格、以及史料记载进行的‘推测’。
”
这是他们进行文物修复所遵守的原则。
金教授:“之前出土的几块残片,都残得不能再残了,而且几乎没有对外展出过,那AI哪来的资料?”
杨教授:“我今天问过了,咱们认识的人里,没有谁接受过清河古镇的邀请担任顾问。
”
他问了一圈,得到的答案是确凿的。
秦史本来在世的资料就不多,业内有些水平的研究者其实说来说去也就那么一些,都是认识的。
金教授:“其实,这几年我们也尝试过用AI来修复一些文物,包括这次雍城方面也做过这样的努力,我让他们把结果发过来了,你们看……”
两个年轻人都凑了过去,杨教授明显是看过的。
田凡一看那张图,那明显和VR里看到的差远了,而且还不是因为清晰度或者是真实度这样的技术差距。
“你看圈足的这个部分,还有爵腹和流的这个曲线……”金教授指了指,眼神凝重,“原本觉得按照这个方向来做应该大差不差,但是今天看到VR里的这件酒爵,就觉得差远了。
”
就好像是仿冒品以及正品的区别。
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杨教授喝了一口茶:“还有田凡你发现的工匠戳记,‘寺工丞角工隶臣敖五十年乙巳’,你还记得吧?”
田凡点了点头:“记得,杨教授,这也是我的一个疑点,觉得不符合逻辑。
”
“哎——!”杨教授叹了一声,“纪年加干支的双重标注,历史学界的普遍认知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安帝元初甲寅年,也就是公元114年是最早的实例。
实际上,干支纪年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岁星纪年,但这么多年里,它的细节是是如何演变的?”
杨教授曾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事实上,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内容就不再赘述了,待回帝都后我翻给你看。
”杨教授的脸色变幻,“只说结论罢,那就是我认为当时在战国时期,一些王宫之内,其实已经开始萌芽了用纪年加干支的双重标注法!”
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证据,所以这篇论文被他给压箱底了。
所以当他今天在VR里看到那个工匠戳记的时候,整个人甚至起了一点鸡皮疙瘩,汗毛都竖起来了。
杨青宁弱弱道:“……说不定,只是巧合?”
杨教授:“那巧合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金教授:“秦昭襄王的玉佩纹样、案上竹简的材质、编绳的系法、甚至上面的文字……”
杨教授接着说:“还有那些宫廷侍卫的皮甲、戟援与戟刺的角度、柲的长度与缠绕方式……都和兵马俑坑出土的尚未完全修复的几件残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