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他捅破了那层窗户纸(2/3)
他毕生追求的,是用他的天赋和才华去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秩序井然、能承载宏大理想的城市。
虽然那时候他服务的对象是帝王,但他解决城市规划的核心逻辑与现代规划者的思维是相通的。
”
宇文恺的声音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敬意:
“他看到了你们解决了古代城市无法克服的难题。
比如,你们通过现代工程和公共卫生体系,基本消除了大规模瘟疫对城市的毁灭性打击;比如,通过复杂的交通网络和能源系统,支撑起了千万级人口超级都市的运行;比如,通过结构工程和材料科学,让建筑得以生长到云端。
”
他用了“你们”这个词,但除了王维和李龟年之外无人在意。
大家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口误。
“更重要的是,他会看到,城市不再是冰冷的权力符号,而是充满了活力与多样性的生命体……”
宇文恺再一次回忆起自己这趟旅程里印象深刻的部分,大多都与“人”有关。
每一个人,都闲适而自在地生活在自己的城市。
他们是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需要被隔离被清理的尘垢。
“当然,”宇文恺笑了一下,“他看到现在的交通拥堵,肯定也会皱眉头,有的时候也实在是太堵了,对吧?”
大家都发出了笑声。
宇文恺继续说:“但我想,他最终会认同这种服务于亿万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城市图景。
他会欣喜和骄傲,他的后辈们在这一条路上竟然走了这么远,而且还走得那么好,远超于他。
“谢谢大家,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结束了。
”
他的话音落下,教室里静默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持久的掌声。
这场浪漫的时空对视,在思想的碰撞中,显得格外深邃而动人。
在这样的掌声中,宇文恺忽然觉得自己的那层窗户纸好像被捅破了。
他若有所觉。
之前他在西安的时候就对路晓琪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愿马上就要完成了,只是需要一个契机,没想到这个契机落在了这里。
清河古镇。
路晓琪正在和苏隽核对五号区的一些事情,忽然就愣在了当场……这惊喜来得实在是太突然。
苏隽看她忽然和断片了一样呆呆坐着,不由得有些担心,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整个人也不由自主往她那儿靠了靠:“你没事吧?”
路晓琪反应过来:“没事,没事,不用吃溜溜梅。
”
苏隽:……什么鬼?!
路晓琪已经开心得摇头晃脑了:“刚才宇文老师完成心愿了!”
她刚刚收到了来自于系统的提示:“恭喜玩家。
SSR人物宇文恺的心愿‘了解现代城市的运行机制’已经完成。
他的生命体将获得凝实,同时本人将获得系统赋予的能力‘古建天成’。
”
“恭喜玩家,您获得了奖励:‘清河古镇’建筑之心,1/3。
”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及时。
建筑之心她已经收集到了两份,剩下的这一份只要赵飞燕完成心愿后就能全部获得。
苏隽放下心来:“原来如此。
”
路晓琪这才反应过来,她立刻收敛了自己的喜色,轻咳了一声:“那个,你也不要压力太大了,有的事情操之过急反倒有弊端。
”
苏隽一愣,这是在安慰自己吗?
他的神色一下子就变得温柔了起来:“放心吧,我明白的。
”
路晓琪连连点头:“对,对,明白就好。
”
苏隽只觉得原本因为下细雨而潮湿阴霾的天气也一下子变得甜美了起来。
他忍不住想要凑近她,结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陈盈盈和另外几个人走了进来。
两人立刻若无其事的往后撤,原本极近的距离一下子变远,气氛也忽然变得正经了起来。
坐稳之后路晓琪才反应过来,撤什么啊?又不是在偷情……啊呸呸呸!
但脸莫名的有些热。
好在陈盈盈并没有发现什么,坐了下来后几人立刻就进入到了今天的主题——讨论五号区即将来到的变动。
“其实是这样,”苏隽现在的口语习惯已经无限和现代人靠近,“这段时间,五号区的一些工坊里多了许多专门从外地赶过来拜师的游客。
”
有游客觉得其实五号区才是清河古镇的灵魂,路晓琪深以为然。
正是因为有了五号区的这些匠人,才有了现在的清河古镇。
而且在盈利这方面,它看上去虽然没有一号区和二号区那么热闹,但其实一点都不输——除了来自于游客的收入之外,他们里面的很多匠人都签约了清河古镇的MCN公司,拥有自媒体账号,而且很多人的账号都运营得非常不错,拥有相当体量的粉丝数。
虽然清河古镇的工匠极少直播带货,但一些广告、橱窗以及平台本身的奖励等等加起来也颇为可观。
线上和线下形成了很良好的互动。
很多人专程赶过来拜师,有的是全无基础的年轻人,有的是在本行业里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匠人想要来进修;有的只是想要蹭点流量,有的却是真心热爱。
陈盈盈问:“我记得年前的时候好像也有反馈说,有游客想要五号区开设成人班?”
“对。
”苏隽点点头,“不过和这次的不一样。
之前的反馈是真正的游客,我们已经在进行一些新课程的安排了,很快就能上线。
”
“如果只是一些人来拜师的话,看工坊自己想收那就收咯。
但你既然特意提出来了,想必心里也是有点想法的。
”陈盈盈笑道。
路晓琪嘿嘿一笑:“就知道瞒不过陈姐你!其实是这样的,我们有个想法……”
陈盈盈目前的角色已经不仅限于HR总监,她更像是整个清河古镇的大管家,路晓琪对她十分信任,正打算把她的职位再往上提一提。
因此,有什么新想法一定会先和她探讨一下。
之前苏隽来找她反馈这件事的时候提了一句,说既然与几位教授搭上线能够被视为是宣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小突破,那将这些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又怎么不算呢?
所以他才特地把这件事情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