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时间的魔力(3/3)
净了吗?”
“不是卫生,”王阿姨皱着眉,努力想描述那种感觉,“就是,感觉这木头栏杆,摸着好像更润了点?还有那边墙角的青苔,好像绿得更顺眼了?哎呀,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今天这古镇,看着格外舒服,心里头踏实。
”
眼前的青瓦白墙依旧,但那白墙似乎染上了更柔和的暖调,仿佛被夕阳亲吻过;黛瓦的颜色更深沉了些,泛着湿润的光泽,如同江南烟雨初歇。
楼宇之间新移栽的竹子与梅花似乎一夜之间更加融入环境,枝干苍劲,绿意盎然。
李姐闻言也仔细看了看,迟疑地点点头:“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估计是昨天下了点小雨,空气好,太阳光也柔和,照什么都好看!再说了,咱们天天看,可能都没注意,这树啊草啊长着长着,感觉就不一样了嘛!”
“也是。
”王阿姨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两人哈哈一笑,便不再纠结,继续干活去了,只是心情莫名地更轻快了些。
类似这样细微的察觉和自发的合理化解释,发生在古镇的各个角落。
负责擦拭廊柱的员工觉得今天的木头纹理似乎更显深邃柔和;修剪花木的园丁觉得植株的姿态仿佛更自然雅致;就连巡逻的保安,也觉得脚下的石板路走起来仿佛更沉稳踏实了些。
他们与古镇的相处日复一日,对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但来自于游客们的反馈却是直接的。
一位带着父母来游玩的北方游客,忍不住赞叹:“爸妈,你们看江南这地方,建得是真讲究。
看着新,但又一点都不扎眼。
我之前还怕新地方你们觉得没看头呢。
”
他父亲是位儒雅的老人,一看就很有学识。
他背着手,缓缓踱步,仔细看着墙头的雕花和脚下的鹅卵石拼花,满意地颔首:“嗯,不错不错。
这匠人心细,有老手艺的味道,不是那种糊弄人的玩意儿。
这地方行,待着舒服。
”
他的母亲深有同感:“是啊,而且空气里好像还有股淡淡的木头香和植物清香,闻着特别舒服,一点都不像有些景区那种商业街的味道。
”
这次还真是选对了地方。
那些很久之前来过了一次的游客,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变化。
一对来自沪城的年轻情侣,一边拿着相机拍摄,一边低声交流:
“我怎么觉得好像比我们上次过来要更……”女孩小声对男友说,她想了一下用词,发现也不好怎么形容这个感觉,最后只能说,“更好看了?”
男友调整着镜头,频频点头:“我也发现了。
就是,好像整体的感觉旧了一点,我之前觉得这儿哪里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是新建的,太新了,缺了点味道。
但现在,好像不一样了。
”
白墙似乎没那么白了,墙脚似乎还滋生了一点点青苔,建筑上彩漆的颜色似乎没有那么鲜亮了,木头也似乎黯淡了那么一些。
但是!给人的感觉反倒更好了。
每一处都透着历经岁月才能沉淀下来的从容与气韵。
“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女孩子心思细腻,甚至唏嘘了一下,“才小半年没来,沉淀下来的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什么都抵挡不了时间啊。
”
男朋友在一旁遗憾:“看来好东西确实是需要时间养的。
这氛围感,绝了!早知道该把那个更贵的镜头带过来的!”
女孩:“……”
真是好想锤他啊!
游客们理所当然地将这种惊艳的蜕变,归功于时光的沉淀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他们不再觉得这是一个“新建的仿古景区”,而是仿佛踏入了一座真正被时光温柔以待、保存完好的古典小镇,心中对清河古镇的评价又上了几个台阶。
……
此时在赵过农庄的鱼塘边,路晓琪正聚精会神看着爸爸和宇文恺还有赵过一起钓鱼。
不一会儿,王维也信步而来。
不过他并未带钓具,只是加入了路晓琪的队伍,看着两人钓鱼。
二期工程也是要放春节假的,宇文恺和王维这两个大忙人也终于能歇上几天了。
鱼塘边一时静谧,只闻风吹过枯芦苇的沙沙声和鱼线入水的轻微声响。
路学军全神贯注地盯着浮漂,宇文恺则更显气定神闲。
王维稍微走远了一点,眼前的一切——波光潋滟的水面、垂钓者凝定的侧影、不远处农庄的袅袅炊烟、以及更远处青黛色的山峦轮廓在他的视野里幻化成为了一幅美好画面。
他的眼神渐渐专注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微微虚划,仿佛在捕捉线条与光影。
突然,路学军的浮漂猛地一沉!他激动得差点扔了鱼竿,手忙脚乱地开始收线,嘴里喊着:“来了来了!是个大家伙!”
宇文恺也被吸引了注意力,放下自己的鱼竿过来准备帮忙。
这番动静也惊动了王维,但他并未上前,反而微微眯起眼,将这幅生动的“搏鱼图”——老者专注而又手忙脚乱的姿态、友人倾身欲帮的神情、阳光下闪烁水珠的鱼线——尽收眼底,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番搏斗后,一条肥美的草鱼被拉出了水面,在阳光下活蹦乱跳,鳞片闪闪发光。
路学军得意极了,正要把鱼放进鱼护,仔细一看却“咦”了一声。
只见那鱼唇上,赫然挂着两枚鱼钩!
“好家伙!”路学军哭笑不得,“这不是我上次那枚鱼钩吗!”
宇文恺凑近看了看,一本正经地评价:“此鱼与路兄有缘,合该今日上你的钩。
”
王维看着这趣致的一幕,眼中笑意更深,不禁颔首轻声道:“野塘冬趣,意外之喜,亦入画来。
”
路晓琪闻言回头看他,立刻出声:“王老师,可要给您送纸墨笔砚过来?”
她可是知道王维是诗画双绝,尤其擅长山水田园。
既然兴致到了,那可不要错过!她还没见过王维作画呢!到时候,说不定可以磨着他送自己一幅,嘿嘿嘿。
路晓琪想得很美。
王维一愣,立刻点头:“那就麻烦路小友了。
”
他刚刚本来就打定主意,回去便要铺纸研墨,将方才所见所感的这份闲适野趣与意外之乐,落于纸上。
能够现场作画,那更好。
路晓琪立刻打了个电话给古镇里有空闲的人,让他们带上笔墨纸砚过来,自己又和路学军一起搬了农庄里的方桌出来。
一时之间,这儿倒是多了几分雅致之意。
路学军打趣:“看来,我今天要充当一番模特了。
”
在他眼里,这些人可都是有大学识的,说话都很有文人雅士那股子调调。
路学军之前是老师,不以为意,反倒觉得风雅有趣,倒是和他们谈得来。
有时候自己说话都会带上点这样的腔调,然后回去了还不改,被肖美云嫌弃,调侃他是东施效颦。
当然了,路学军觉得她是不懂风雅。
两人吵吵闹闹一辈子了,这是他们的相处小意趣。
王维轻笑道:“路兄,你就和刚才一样自然垂钓即可。
”
路学军呵呵一笑:“行。
”
东西还没送来,他们便继续钓鱼。
过了几分钟,王维无奈:“陆兄,你站得太僵了,自然一些。
”
路晓琪都快被自己老爸笑疯了:“爸,你不要有偶像包袱!”
这时,肖美云提着个空竹篮走了过来:“琪琪,走,别在这儿吹风了,咱们摘草莓去!”
路晓琪一听,立刻欢快地应了一声:“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