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们去农庄踏青去!(1/3)
李龟年带着弟弟李彭年过来包厢的时候,王维苏隽等人自然是要和他喝上一杯的。
他们喝的是赵过亲手酿的果酒,色泽莹润,入口清甜,度数也不算高,正适合演出后小酌。
赵过本人不喜喧嚣,只在彩排时静静看了一会儿,今日正式演出反倒早早睡下了,但却特意让人送了几坛他珍藏的佳酿过来,心意十足。
路晓琪抿了一口,觉得甜滋滋的,带着浓郁的果香,不由得眯起了眼。
“飞燕姐和瑾姐她们怎么还没来?”路晓琪问李龟年。
李龟年笑道:“她们与鹤年都想要卸了妆再换了衣服过来,让我们先热闹着。
”
“龟年兄,今日这场《霓裳》,真是……叹为观止!”王维率先举杯,他的称赞向来含蓄却精准,“虚实相生,人天相应,已得乐舞之真味。
”
赵孟頫作为艺术界人士,对美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将李龟年赞了又赞。
而其他人如宇文恺、苏隽等人虽然上次看过了彩排,如今第二次看依然觉得震撼不已,自然不吝啬于夸奖。
李龟年面带微笑,与众人一一碰杯,并未居功,只道:“是此楼神异,是飞燕、公孙她们跳得好,是诸位乐工配合无间,非我一人之功。
”
此时,赵孟頫放下酒杯,带着学者般的探究神情问道:“龟年兄,恕我冒昧一问。
今日所奏之《霓裳羽衣曲》,与我往日所阅古籍中记载的曲谱似乎略有不同?”
李龟年闻言,眼中流露出知音难遇的赞赏之色:“子昂兄果然慧耳。
”
他解释道:“我们在花萼相辉楼上演的并非原版,我将其称之为改进版。
”
他在完成自己的心愿时要求完全复原霓裳羽衣曲,就连乐器的演变都考虑在内。
但完成了之后他才管不了那么多,怎么喜欢怎么来!
不然要完全按照之前的来,那花萼相辉楼的“幻境”也不能用了,显然是遗憾;那么多的乐理新知识和他的灵感不能用了,也是遗憾。
所以李龟年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做出了更改。
他道:“原版固然精妙,但更侧重于曲本身之玄妙变化。
而今日之演,侧重点更放在舞蹈表演之上,在于呈现一场完整的视听幻梦。
所以我在保留原曲骨架与神韵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节奏与配器,更注重与舞蹈动作的契合。
“不过,整体的曲谱还是大致遵循原版,只是修改了一下几处小细节。
”
保留其精髓,又能更照顾如今观众们的喜好。
李龟年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依然热闹的大厅,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需得与这花萼相辉楼之力相得益彰。
何时该如溪流潺潺,何时该如雷霆骤雨,才能引导此楼所营造的幻景,方能达到方才那般天地人乐共鸣的效果。
”
虽然他的极乐之宴作用于花萼相辉楼,但也是排练了很久才让这两者之间磨合娴熟。
可以说,是此楼,赋予了这首古曲新的生命。
路晓琪和苏隽听着他的讲解,一边点头,一边不由地将目光再次投向楼下大厅。
演出虽已结束,只有几位乐师还留在一侧以琵琶或古筝为宴席助兴。
但宾客们的热情并未消退,大多数人仍兴奋地停留在原地,用上些糕点,喝几杯茶,与同伴们讨论着,比划着。
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神情,迟迟不愿离去,似乎宴席的欢愉才刚到高/潮。
侍者们穿梭其间,添酒送菜,又送上水果拼盘以及饭后小糖果。
“你看他们,”路晓琪趴在栏杆上,轻声对身边的苏隽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好像都还沉浸在刚才的梦里没醒过来呢。
”
苏隽嘴角噙着笑:“这样的美梦,如何会愿意醒呢?”
这时,楼下大厅中,一位看似微醺、身着文士袍服的男子猛地站起身,高举酒杯,面对周遭仍在兴奋议论的宾客,朗声吟道:“诸位,如此良辰美景,岂能没有好诗相伴?”
在楼上的路晓琪挑起眉来,只觉得有趣:“这是……咱们的人吧?”
她知道为了制造氛围感,演出部门在每一层都设置了“演员”,咳咳,其实也就是托儿,扮演文人墨客、文臣贵妇等等。
李龟年往下一看,哈哈大笑:“应当是了。
”
“我有一首好诗,愿与诸君共享。
”那文士高声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声若洪钟,带着一股狂放不羁的豪情,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
无数人都从二楼三楼四楼的栏杆处伸出头,好奇看着。
他的同伴立刻笑着接上:“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仿佛是投入滚烫油锅里的一滴水,瞬间炸开了锅!在场许多宾客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一亮,这种集体背诵千古名篇的氛围感极具感染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第三个人加入,声音更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越来越多的人举杯附和。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声音逐渐汇聚,变得整齐而响亮。
秦月的直播间还没关呢,她正在细细品味饭后的小糕点,结果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集体朗诵震撼了。
【卧槽!这是我最爱的《将进酒》啊!】
【啊啊啊我DNA动了!】
【好燃啊!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吗!】
【看得我好想哭,莫名其妙的热血沸腾……】
【主播快把镜头转过去啊!】
秦月赶紧将手机镜头对准楼下大厅,只见越来越多的人放下筷子,笑着、喊着,加入这声势浩大的吟诵之中。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记得全部诗句,到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及“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几乎是全场雷动,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纯粹的、共享文化印记的激动和快乐。
这场面,远比任何精心编排的表演更真实,更感人。
秦月旁边的绿衣女生以及黄衣女生也在大声喊,兴奋不已。
“好好玩啊!”
路晓琪所在包厢内,即便是平日内严肃深刻如宇文恺也在喃喃念道:“……与尔同销万古愁,好诗,好诗。
诗仙之名,名不虚传。
”
李龟年在一旁眯着眼喝酒,闻言忍不住想到那个狂傲逍遥的男人。
说实话,当时虽然他们是同僚,但颇有那么一点点不对付,他与王维杜甫的关系要更好……不过,如今也都释然了。
是啊,诗仙不愧是诗仙。
赵孟頫显然被这热烈的气氛深深感染,击节赞叹:“好!好一个‘与尔同销万古愁’!当浮一大白!”他饮尽杯中酒,朗声道:“如此盛景,岂可无翰墨记之?取纸笔来!”
管道升笑道:“看来夫君今日是真正高兴了。
”
听说赵孟頫要临场挥毫,路晓琪连忙和众人都围了过来,赶紧让周围的“婢女”去取宣纸和笔墨来。
正巧,这会儿赵飞燕、公孙瑾和朱帘秀等人刚进来。
“倒没想到竟然可以亲见赵先生现场挥毫,真是不虚此行!”朱帘秀笑道。
她与赵孟頫管道升来自于同一个朝代,早就久仰其书画双绝,文坛泰斗之名。
赵飞燕看到一旁的宇文恺,忽然想起当时她为宋嫂鱼馆那个小快餐店提的匾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