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营养液3.9W的加更……(3/3)
丝毫不惧游人。
它们的存在,更为这片园林增添了几分山林野逸的生机与灵趣。
周老先生看着眼前景致,忍不住颔首赞叹:“疏朗有致,野趣盎然,确得辋川之神韵,难得,难得。
”
悠然,不见局促,而且每一处细节都到位。
这让他和周老太太颇有些惊讶。
没想到国内的新酒店能够做到这个程度,要知道,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新开的酒店或豪华或新潮,但能够做到“从容自得”的其实是最难的。
逛完园林,他们来到酒店的主大堂。
周老先生对传说中的壁画念念不忘。
不过,刚走入大堂,他们先看到的并不是壁画,而是精致的梁柱结构,斗拱、彩画细节无一不妥帖,无一不好,再加上大堂空间开阔,屋顶高挑,气势恢宏却又不失素雅。
倒是让两位老人家暗自点头。
这个大堂,倒能配得上园林的自然雅致。
这时,周老先生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大堂一侧的主背景墙,脚步猛地顿住了。
那面墙上,并非寻常的装饰画,而是一幅气势磅礴、直接绘制于墙面上的巨幅山水壁画。
画中峰峦叠嶂,云水苍茫,笔法潇洒淋漓,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万千,意境高远空灵。
画幅一侧,还有数行飘逸的行书题诗。
这壁画吸引的人群不单单是他们几位,早已有十来位住客围在壁画前,低声赞叹,或举着手机拍摄。
为了防止大家触碰,壁画前被围上了一圈雅致的木质隔离带。
周老先生迫不及待地挤到近前,几乎将脸贴到了隔离带上,先是痴迷地看那画,口中念念有词:“妙啊!这山石皴法,这云水勾染,非巨匠不能为!”
接着又去辨认那题诗,轻声吟诵出来,更是击节赞叹:“诗书画三绝,果真是三绝!”
就在这时,他听到旁边有两人也在低声讨论。
这两位正是秦韶华的朋友王编剧,以及他的朋友,老李。
王编剧自从看了花萼相辉楼夜宴之后,就觉得这儿实在是一个灵气横溢之地,他居然都不卡剧本了!那天晚上回去之后,他文思如泉涌。
王编剧觉得这事儿颇为神奇,索性便办了古镇的年卡,又在周边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
如今枕梦辋川酒店开业,他作为王维辋川诗集的粉丝,自然要来捧场。
而且,他还邀请来了自己的朋友,老李。
老李是一位画家,而且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在杭城和帝都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室。
不过他最近几年灵感枯竭,已经很久没有画出什么像样的画来了,王编剧便邀请他来清河古镇散散心。
说不定和自己一样,也能重新获得灵感女神的青睐呢?
此时,王编剧对老李说:“怎么样,老李,我没骗你吧?就这一幅画,值回房价了吧?”
那位被称作老李的画家朋友,此刻也是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凑得更近些,几乎是贴着隔离带在观察笔触、墨色和墙壁的仿古肌理,喃喃道:
“这,这气势,这笔墨……尤其是这题款的笔法,松雪道人的韵味太足了!简直是……简直是赵孟頫复生亲笔所绘!可、可这怎么可能?”他猛地转向王编剧,语气激动又困惑:“赵孟頫的真迹怎么可能出现在这儿?这太魔幻了!会不会是某个不世出的高人仿的?”
可这水准……也高得太离谱了!
“不对,我也没听说赵孟頫画过壁画啊!”
王编剧闻言,不由得噗嗤一笑:
“哎哟,我的李大画家,我看你是最近这两年研究古画研究得走火入魔了。
赵孟頫的真迹怎么会挂在这里?肯定都在博物馆里和收藏家手上了撒。
“不过,要我说啊,你就别管它到底是不是赵孟頫画的。
你就看这画本身,这气韵,这境界,是不是顶尖的好?放在这儿,是不是跟这环境相得益彰,让你看了心潮澎湃?如果是的话,这就够了嘛!”
老李被王编剧这么一打岔,从自己的怀疑里稍稍挣脱出来。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壁画,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艺术感染力,不由得失笑摇头,喃喃说:
“你说得对,是我着相了。
管他谁画的,画得好是硬道理。
这等神品,能如此近距离观赏,已是天大的福气……就是这模仿者,也未免太神乎其技了……”
他后半句仍是忍不住低声嘀咕,但心态已然从怀疑转为纯粹的惊叹和享受。
“老王,我得多谢你带我来这里!”他郑重对王编剧说道。
最近几年,老李觉得自己的画技走到了尽头,得不到突破,心里日益焦躁,甚至患上了焦虑症,晚上失眠、甚至心情抑郁。
但来到清河古镇后,他觉得自己的心情莫名被平复了很多。
而此时看到这幅壁画,老李更是震撼。
他已经很久没有从艺术作品里获得过这种震撼的感受了。
“听说这个赵先生还组织了一次书法课……”
王编剧的话还没说完,老李眼睛里泛着光,立刻斩钉截铁说:“那我要去!帮我报名!”
他隐隐有种感觉,或许,他能够在这壁画里学到什么也说不定……
周老先生在一旁将两人的对话听在耳中,听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有着同样的感受以及喜好,心里愈发感到愉悦,平日里严肃的脸都柔和了几分。
而周老太太是传统的人,看到自己丈夫高兴,她的心情也放松起来。
马瑜将两老的神情看在眼里,再一次为自己点赞——带他们来清河酒店的决定实在是太对了。
徐悦然是晚上才到辛夷坞的,因为时间关系,她打算第二天早上再去和周父周母打招呼。
她听马瑜兴致勃勃讲了今天的经历,也为闺蜜松了口气。
两人窝在辛夷坞舒适的沙发里,喝着热茶,窗外是静谧的夜色和隐约的辛夷花影。
“看来你这步棋是走对了,”徐悦然抿了口茶,笑道,“老爷子一看到那壁画走不动道儿了吧?”
“何止是走不动道,简直是两眼放光!”马瑜压低声音,模仿着周老先生激动的样子,把徐悦然逗得直乐。
“明天你有什么打算?”
她将一家人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上午,去清河古镇走走,下午,公公要去上鉴赏课,而她可以带着婆婆和小鲤鱼去古镇里逛逛。
徐悦然伸了个懒腰:“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了,我要去VR体验馆,那边前段时间上新了几段以赵飞燕为视角的VR,听说建模是按照我们宜主来建的,嘿嘿嘿,我要去体验个几次。
”
她到现在都依然是赵宜主的狂热粉丝。
马瑜翻了个白眼:“那你去吧。
”
……
夜深了,枕梦辋川酒店彻底陷入了沉睡般的宁静。
白日里游人的笑语喧哗已然消散,只余下晚风拂过竹叶的沙沙细响,以及远处山涧若有若无的淙淙水声。
月光如水银泻地,将辛夷花树的影子投在窗棂上,婆娑如梦。
在这万籁俱寂之时,酒店深处一栋更为幽僻的、名为“鹿柴”的庭院内,却透出温暖的灯光。
王维自己这两天正在鹿柴小住。
他想要切身再体会一下自己一手参与规划、融入其诗画意境的辋川胜景,同时,也以最挑剔的客人姿态,来审视这家以他精神家园为蓝本的酒店,是否真正做到了极致。
对于他这样自幼生长于太原王氏这等顶级门阀、见惯了钟鸣鼎食、锦绣堆砌的世家子弟来说,评判奢华与风雅的标准,自然是最适合不过。
当然,他所关注的,远非金银堆砌的显贵,而是那种不着痕迹的精致、深入骨髓的妥帖。
环境是否舒适?器物陈设是否到位?服务细节是否足够润物无声?
这些都是路晓琪拜托他要来指正的,是带着任务来的。
此刻,他与李龟年正对坐于一方石桌旁。
桌上摆着几碟清淡的小菜,一壶是赵过亲手所酿的醇厚米酒,两只白玉般的酒盅。
没有丝竹喧耳,唯有天籁。
李龟年并未携琴,只是随意地用手轻轻叩击着石桌面,合着风声、水声,哼唱着一段极其古老而苍茫的曲调,不成章节,却韵味悠长,仿佛是与这天地自然的对话。
王维闭目聆听片刻,缓缓睁开眼,望着中天那轮清辉皎洁的明月,轻声道:“龟年兄此曲,有太古之遗音,闻之令人心骨俱冷,杂念顿消。
”
李龟年停下叩击,执起酒壶为王维斟酒,笑道:“在摩诘先生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所在,任何人间乐曲都显得多余了。
”
王维举杯示意,二人对饮一杯。
酒液甘醇,带着米粮的暖意,流入肺腑。
今日这酒局,却也是为李龟年饯行。
他过两日便要离开清河古镇,去各处游玩去了,大概要过好几个月才能回来。
李龟年邀请王维与自己一起去长安洛阳等地:“摩诘为何不与我同去,故地重游?”
“此处刚刚开业,我想要再留几日。
”王维抿了一口酒,又苦笑,“……说这么多,或许,总还是有些近乡情怯罢。
”
李龟年目光悠远,叹了口气:“其实我亦然。
不过,思来想去,总归还是想要再去看看。
”
两人喝了一杯酒。
李龟年抛却这些怅然情绪,又笑道:“如今倒是好得很,即便是上千公里,若是乘坐飞机,也不过是短短两三小时便到,以往咱们能想到会有如此神奇事务。
”
王维为他斟酒:“所以,说不得龟年兄一觉醒来,便发现我也到了洛阳了。
”
李龟年大笑:“那我等着你。
”
他顿了顿,看向远处古镇依稀的灯火,又道:“能见这后世繁华,百姓安乐,亦是一段奇缘,当浮一大白。
”
王维也露出浅淡笑容:“来,满饮此杯,敬这千年奇缘,敬这太平盛世!”
两人的酒杯碰在了一起,可王维执着酒杯的手却顿在了半空中。
李龟年疑惑看向他,还未发问,便看到王维略有些激动地抬起头,高兴说:“我的心愿已经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