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拍卖会(一)(2/3)
。
“要是真能拍出天价,那他们新开的那个职业学院可就值钱了!”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突然想到这点,眼睛一亮,“你看,要是学个木工、刺绣,出来做的作品都能上拍卖行,那还愁找工作?简直是金饭碗啊!”
“对啊!”她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家长的共鸣,“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多难,要是真能学到这种顶尖手艺,哪怕成不了大师,只要技术过硬,收入肯定差不了。
”
“我侄子就在考虑去他们那个职业学院学烹饪。
”
“不止呢,木工、金工、织造,哪个不是传统又吃香的手艺?以前觉得学这些没出息,现在看来,学精了可比坐办公室强多了!”
网络上,相关的讨论也更加热烈。
在清河古镇官方公告和那些晒出邀请函的微博下面,评论区的画风逐渐从单纯的羡慕好奇,转向了对传统手艺价值和未来职业选择的深入探讨。
【之前还犹豫要不要让孩子去报考清河职业学院,现在看来,要是这些师傅的作品真能在高端市场立住脚,那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前途无量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能学到多少真本事,还得看个人天赋和努力。
不过平台确实好,资源顶级。
】
【等明天拍卖结果出来就知道了。
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那说明市场认可度还不够;如果真的拍出几个震撼价格,那估计这个职业学院的分数线不会低到哪儿去。
】
【无论如何,这是给传统手艺正名了!证明用心做东西,是真的有出路,有价值!】
“我刚才好像看到赫妍了!就是那个影后!她戴着墨镜,但从侧脸和身形看绝对是她!”一位年轻女孩激动地拉着同伴,压低声音尖叫。
“真的假的?赫妍也来了?这拍卖会什么来头?”
“不止呢,我还看到几个经常在时尚杂志上露面的名媛……”
游客们聚在隔离带外围,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好奇与惊叹。
他们虽然无法亲身参与,但能近距离围观这场盛事,也成了游览清河古镇的一段意外谈资。
社交媒体上,关于#清河古镇拍卖会#、#枕梦辋川豪车云集#、#赫妍现身清河古镇#等话题迅速发酵,爬上了同城热搜榜,也引来更多关注和猜测。
……
酒店内,赵孟頫那幅气势恢宏的壁画前早已围满了人,其中不乏老李通过群聊忽悠来的几位艺术家朋友。
他们初时还带着几分同行相轻的审视,待真正站在这面墙前,所有的质疑都化为了由衷的惊叹。
“这笔力……这气韵……说是赵松雪重生我也信!”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画家激动得手指微颤,几乎要贴到隔离带上,“老李这回没吹牛!”
当时老李在群里吊足了大家胃口,最后才被大家逼问出了具体地址,还趁机捞了一大笔好处。
但当他们来到这里,看到这组壁画的时候,便觉得都指了。
“关键是这还只是壁画,若是纸绢本,该是何等风采?”另一位知名评论家扶了扶眼镜,也喃喃道。
另外几人眼中精光闪烁,“听说明晚这位赵老师有作品上拍?”
得到肯定答复后,几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势在必得。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和年纪,能让他们心潮澎湃、见之忘俗的作品实在太少了。
至于有没有名气,其实价格合适的话,都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有这样的功力,有这么多人喜欢,再看看现在清河古镇的造势,后续想要不红都难!
在不远处的休息区,几位来自于沪城甚至是帝都的彼此认识的企业家们意外碰面,大家颇为惊喜,寒暄中不免提到彼此与枕梦辋川的缘分。
“王总,您也来了?我记得您上个月不是还在国外谈项目?”
“李董?巧了……您可别提了,我在国外可是受了老罪,结果助理给我定了这儿说是很适合休养,我上周刚在这儿住了三天,回去感觉像充了电一样,多年的失眠都好了不少。
这地方,可真是绝了!”
“是啊,都说这儿风水好,养人。
我都打算让我那几个老朋友们,现在轮流过来度假。
”
他们低声交流着在此休憩后精神、身体状态大幅好转的亲身体验,言语间对这家酒店,乃至背后的清河古镇充满了认可与好奇。
这种奇妙的治愈力让他们觉得此地非同一般,玄学一点说就是风水好,背后必有高人!
他们连带对这里出产的工艺品也抱有极大的信心和兴趣。
更有人存了心思,希望能与古镇管理层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毕竟,能打造出这样一个地方,其背后的能量和资源不容小觑。
而在酒店的茶苑内,几位被金教授、陈教授等学界泰斗邀请来的资深历史爱好者与私人收藏家正在喝茶。
他们起初确实有些兴致缺缺,像这些人,惯常出入国际大拍卖行,追逐的是流传有序的官窑瓷、古代书画,对于一场以“现代工艺品”为主的拍卖会,内心不免存了几分轻视,此行更多是看在老友面子上前来捧场。
然而,当他们踏入酒店,感受到这里不同寻常的氛围,欣赏到了赵孟頫与管道升的画,甚至连茶苑中悬挂的书画——出自于王维之手——都不是凡品,就连那些坐具与茶具,似乎都韵味悠长。
由此,他们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
“看来……咱们都小瞧了这场拍卖会啊。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专门收藏明清家具的藏家低声对同伴说,“摆在面上的都是这些好东西,拍品恐怕不像预告说的那么简单。
”
“确实,”他身旁一位专注于古代织绣的女士颔首,“而且你看来的这些人,倒有些事真有实力的,他们对这里的东西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信心。
这很不寻常。
”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手中的拍卖图录,那些原本被他们匆匆掠过、标注着“清河木作”、“清河织造”、“清河金铺”的现代工艺品,此刻在他们眼中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晕。
他们意识到,明天的竞拍,恐怕不会像预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