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整个清河古镇都动了起……(1/3)
外面的雨依然没有停下来。
幸运的是,他们听到的骇人山洪声响是从远处山谷传来的,并非直接冲着梅山村而来。
但在急促的大喇叭广播和传统锣鼓的敲击声中,村里二十多户人家都亮起了灯,村民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意识到危险可能正在逼近。
每家的门陆续打开,穿着各式雨衣、戴着斗笠的人们冒着雨,很快聚集到了村委会那间最大的屋子里,脸上写满了惊慌和不安。
张大郎和张二郎和醒过来的窑工们也都匆匆赶过去了。
“刚接到上面紧急通知,隔壁赵家峪那边爆发了大规模山洪,情况很严重!”他们很快就知道了那声巨响是从哪儿来的。
“咱们得赶紧撤!”村书记也不说废话,开门见山,“而且得要现在立刻就走!”
有人附和但也有人嘟囔:“这不是没冲着咱们这儿来吗?就不能等天亮,家里还有老人孩子呢……”
“你等到天亮等死啊!”村书记怒骂一句:“虽然现在看水头不是正对着咱们村,但这雨根本没停的意思,后山土壤早就喝饱了,来泥石流的话我让你想跑都不知道怎么跑!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口子会不会开在咱们这儿!县里命令,必须立刻撤离!全部撤离!”
下面顿时一阵骚动,有老人舍不得家当,有妇人抱着孩子低声哭泣。
张大郎和张二郎对望一眼。
走,肯定得走!
经历过无数次天灾和乱世的他们最清楚,瓦窑没了还可以重新建,但要是人没了那就真就什么都没了。
“书记!”张大郎拨开人群上前一步,他身后跟着张二郎和瓦窑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窑工,“我们瓦窑的弟兄们都在这儿,都是壮劳力,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我们能帮上忙。
而且,我们窑上还有两辆运货的小卡车。
我们保证最后一批撤,帮着把老人孩子都送出去再说!”
他们在这儿开办瓦窑,得到了梅山村的很多照顾,这样的关头理应回馈一二。
村书记看着这群浑身沾着泥点却眼神坚定的汉子,心头一热,重重点头:“好!张大师傅,张二师傅,多谢你们,现在家里有车的去开车,没车的赶紧去收拾一些值钱的东西,时间不多,十分钟后咱们就走。
”
知道事情紧急,大家虽然心里难过担忧,但行动力都很迅速。
张大郎让弟弟和窑工们回去也收拾一些能够带走的东西,自己留下和村书记商量。
“书记,我想知道你们要撤离到哪儿?”
“县里已经设了好几个安置点……”村书记说了几个地名。
张大郎皱了皱眉,上前压低声音对村书记说:“书记,我有个想法。
县里安置点肯定人多拥挤。
要不我找我们老板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你们跟着我们一起回清河古镇?那边地方大,建筑也结实……”
最主要的是还有当时李冰李太守留下的BUFF,肯定是安全的。
向家村的老人们都知道这个事。
也不需要多好的场地,在放置物料那边的仓库里就有不小的场地,他觉得路老板肯定会同意的。
村书记一听,立刻摇头,语气斩钉截铁:“大郎,这不行,太冒险了!清河古镇自己就靠着河,还有那么大个湖,现在这光景,那就是个水袋子!万一河水倒灌或者上游洪峰下来,比咱们山里还危险!我劝你也别回去了,要不跟着我们一起走吧,顺便和你们老板说说,一定要做好防范。
”
张大郎张了张嘴,但他没法跟村书记解释清河古镇的安全,看着书记不容置疑的眼神,他知道再劝也无用。
“行,书记,那我们用卡车将你们送到安置点,然后我们再撤。
”张大郎不再坚持,退后一步。
最终,在村干部的组织和张氏兄弟带领的窑工协助下,梅山村的村民们开始有序向县里指定的中学安置点转移。
风雨中,大家扶老携幼,有人舍不得家当,甚至还抱上了家里的鸡。
村支书劝了又劝,好不容易才把所有人都送上车。
把大部分村民护送到了安置点之后,张大郎和张二郎对视一眼,带着瓦窑的工人们转身朝着与安置点相反的方向——清河古镇开去。
“张大师傅,真回古镇?”一个窑工有些不放心地问。
张大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坚定:“嗯,回古镇。
你们放心,咱们古镇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
……
路晓琪睡着的时候听到了门铃的声音。
住在一楼的肖美云和路学军披了件衣服去开门,一边嘟囔:“谁啊,这么晚了还敲门。
”
路学军:“快别啰嗦了,这么晚来敲门肯定是有急事。
”
他打开门,赫然发现外面是撑着伞的苏隽,有些惊讶:“怎么了,小苏?”
苏隽脸色严肃:“叔叔,晓琪醒了吗?瓦窑那边出事了……”
路晓琪被楼下的动静惊醒,刚披上外套走出房门,就看到苏隽正站在门口,神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怎么了?”她心里一沉,立刻问道。
苏隽言简意赅:“梅山村那边出事了。
张大郎张二郎带着十几个窑工没去县里安置点,冒着雨撤回古镇了,刚联系上。
”
他告诉路晓琪那边山洪爆发的事情。
路晓琪瞬间睡意全无:“人呢?现在在哪儿?”
“在古镇门口的值班室暂时避雨。
”
“快,让他们进来!”路晓琪一边说着,一边快速下楼,“外面雨这么大,先安顿下来再说。
我记得清河农庄那边还有几间空着的员工房……对了,梅山村其他人怎么样了?”
“去县中学了。
”苏隽打断她,“不能安置在农庄。
”
路晓琪一时没反应过来。
苏隽隐晦的提醒:“农庄虽然也属于古镇范围,但是后面才划分到古镇范围内的。
”
李太守走的时候,清河古镇还没有农庄呢。
也就是说,农庄极有可能不在BUFF范围之内。
而且,农庄这几天的水涝情况的确要比古镇严重,连赵过都紧急推迟了自己出门的时间,一直在处理这件事。
路晓琪脚步一顿:“你说得对!是我欠考虑了。
”
“让他们去七号区的备用仓库怎么样?那里空间大,干燥,而且绝对在核心区范围内。
”苏隽提议。
路晓琪颔首:“好,就这么办,立刻通知后勤,准备好被褥、热水和食物!”
整个清河苑一半的人家都亮起了灯,显然很多人都知道出了事而且接到了相关任务。
原本最安静的凌晨时分,一下子都变得喧闹了起来。
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