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得让他们吃口热乎的,……(2/3)
张仲景和高公明站在檐下,看着几名弟子和药工正守着几口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里面翻滚着深褐色的药汁。
张瑛和钱博江正按照他给的方子,仔细核对投入药材的种类和分量。
“张老师,这辟秽防疫汤的药材都备齐了,已按您吩咐的剂量下锅了。
”张瑛抬头汇报,脸上带着些许困惑,“张老师,如今水患未退,为何如此急着熬制这防时疫的汤药?”
高公明笑道:“你可知,大灾之后,常有大疫?”
张仲景目光沉静地望向远方雨幕,颔首道:“是啊,大灾大疫,这两者向来都是连着的。
”
钱博江向张瑛解释:“你想想,洪水中是不是携带了许多垃圾甚至是动物尸体,又流经了许多污秽的地方?比如下水道之类,那里面携带的细菌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要感染了。
”
高公明点点头,决定让张瑛跟着钱博江再学习一下现代医学常识。
其实钱博江说的,和他们中医的理论是差不多的,只是古人无法观测细菌和病毒,因此换了一种描述。
张仲景正好也提到这事:“传统医学亦有此说法,洪涝之后,污秽横流,水源易遭污染,环境湿热,最易滋生疠气。
加上大家连日劳累,体力消耗,正气亏虚,此时邪气最易趁虚而入。
若待疫病起了之后才想要用药,便为时已晚,事倍功半了。
”
高公明看向那几口翻滚的药锅,淡然道:“上医治未病。
”
“然也。
”张仲景笑道:“上医治未病,我们必须赶在疫病发生之前,先行干预。
此汤药可化湿浊,辟秽浊,扶正气。
正适合现在服用,防患于未然!”
他转而吩咐钱博江和张瑛:“你们带人将首批熬好的汤药即刻分装,一部分送至各抢险队伍休息点,另一部分置于我观脉堂门口,供过往民众及游客免费取饮,并告知效用。
”
“好嘞!”张瑛和钱博江立刻应下,转身更加认真地照看起药锅来。
张仲景看着弟子们忙碌的身影和那氤氲的药气,仿佛透过它看到了自己的来时世界。
“您的心愿……”高公明在他身边小声道。
他觉得这是最近的一次。
张仲景摇了摇头,洒脱一笑:“与现世安宁相比,我的心愿算不上什么。
”
高公明在心中默默长叹了一口气。
……
“早知道我们当时就和你们一起来古镇了!”梅山村的村书记看到安然无恙的张大郎和张二郎,忍不住拍着大腿,半是后悔半是庆幸地笑了起来。
他们原本被安置在安平县中学的体育馆里,那里虽然安全,但人员密集,空间逼仄,只能简单打地铺,洗漱和如厕都十分不便。
随着雨情持续,县里为了进一步分散风险、改善安置条件,决定将部分群众向几个条件更好的备用安置点转移,清河古镇便是其中之一。
张大郎笑道:“只要是安全就行了。
”
“对,对,大家伙儿都安全,这就已经是最好了。
”
清河古镇的安置点被设置在七号区的仓库。
虽然是作仓库用,但很宽敞、干燥且通风良好,还很明亮,一踏进来给人的感觉非常舒适。
地面铺着防潮垫和整洁的竹席,分区明确,留出了宽敞的通道。
每个家庭或小组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配备了统一的崭新被褥和毛毯。
几个大功率空调驱散着雨天的潮热,角落堆放着充足的瓶装饮用水,还有工作人员不断巡视,及时补充物资。
更让避难百姓们安心的是,仓库前方悬挂了一块大屏幕,正实时播放着新闻频道和县里最新的防汛通告,让大家能及时了解外界情况和救灾进展。
一切显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完全不像一个临时安置点,倒像是个管理有序的临时社区。
“这地方……可真花了心思了!”一位老人摸着干燥温暖的毛毯,感慨道。
就在这时,后勤人员推着保温餐车走了进来,开始分发晚餐。
诱人的饭菜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之前一直在闹脾气,扯着妈妈的衣角嘟囔:“妈妈,我想吃肯德基,我想吃麦当劳!这里的饭不好吃!”
他妈妈又累又急,低声呵斥:“你这孩子!什么时候了还挑三拣四,我上哪儿给你去找肯德基麦当劳?能有口热乎饭吃就不错了!再闹晚上饿肚子!”
小男孩委屈地扁着嘴,眼看就要哭出来。
然而,当热腾腾的饭菜递到他们手上时——饱满喷香的白米饭,色泽油亮、炖得软烂入味的红烧肉,清炒的时蔬,还有一份驱寒的紫菜蛋花汤——那小男孩看着看着,居然有些馋了,他不由自主地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块肉拌着饭塞进嘴里。
咀嚼了几下,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又迫不及待地扒拉了好几口,含混不清地说:“妈妈……这个肉肉好好吃,比炸鸡好吃!”
他妈妈原本还提着心,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顿时愣住了,自己也尝了一口,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味道是真不错,米饭也香,肉炖得也烂,一点都不比大饭店差。
”
她看着儿子吃得头也不抬的模样,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然后又扯了扯嘴角。
这孩子平时挑食得很,就爱吃些没什么营养的洋快餐,所以,其实是因为家里的饭菜不怎么好吃的吗?
……
“来来来,大家都歇一下,吃饭了!”
在古镇附近一处刚加固完的河堤旁,负责后勤保障的古镇工作人员冒着雨,将一箱箱保温箱抬到临时搭建的遮雨棚下。
精疲力尽的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们轮流撤下来休息,泥浆几乎覆盖了他们全身的制服。
他们要趁着洪峰到来之前赶紧把这些能加固的地方给加固了,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个脸庞稚嫩、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的小战士打开属于自己的那份盒饭,看到里面堆得冒尖的红烧肉、油亮的炒鸡蛋和翠绿的青菜,眼睛都直了。
他狼吞虎咽地扒了几大口,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含混不清地感叹:“唔!香!太香了!班长,就冲这饭,我觉得我还能再干一个礼拜!”
他话音未落,后脑勺就挨了班长不轻不重的一下。
“瞎说什么呢!乌鸦嘴!”班长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自己却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加快了下筷子的速度,“赶紧吃,吃完换三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