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3)
听这话音,对灵引山成见颇深啊。
识迷的笑意愈发盛了,“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灵引山一向有好名声,轮不到外人擅自评断。
”
鞋底踩踏过枯草,那个一直隐藏在黑暗中的男子,终于慢慢走到了她面前。
他大约四十上下,穿最寻常的衣衫,一副渔人的打扮。
右边脸颊靠近耳根的位置,有被火烫炽的痕迹,留下巴掌大一块肉红色的结缔。
若论样貌,到了这个年纪依旧可算清朗俊逸,且他有天生的秀骨,站在人群中,也是一眼出挑的那一种。
她的话引来了他的讥嘲,他一哂道:“外人?女郎果真是年少,我在山中修行的时候,你恐怕还未出生呢。
”
口气大得很,但也让她听出了端倪,“阁下是同门?”
对面的人没有应答,调开视线远望,偃人与傀儡依旧缠斗不休。
他吹了声哨子,第五海得令,飞速回到他身后,傀儡的速度更快,立刻集结成群,再次向他们袭来。
然而这次连身都没能近,那人一扬手,袖里飞出无数短针,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笔直地插入每一个傀儡的眉心。
那些傀儡立刻应声落地,彻底失去了生气。
阿利刀和染典艳典随后杀到,识迷见势不妙,一声哨响召回了他们。
双方虽然没有直接交手,但她看懂了,这人确实是灵引山的门人。
他的技艺自然远在她之上,仅凭手里一个偃人,就逼得她使出了全力,若是不放那些傀儡,阿利刀三人绝对不是第五海的对手。
她开始快速翻找记忆,想起师父曾有一次和她提起以前的得意弟子,话里带着无尽的惋惜。
识迷追问,师父摇摇头,只说缘分已尽,不愿再说起了。
而那位师兄离开灵引山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他的行踪。
难道就是他吗?
识迷盯着眼前人,他举止娴雅,把银针重又插回了第五海耳后。
见那偃人战得衣衫不整,抬手仔细替他抻了抻。
识迷回头看看身后这三个,他们眼神懵懂,衣衫褴褛。
可能有点羡慕人家对待偃人的温柔,三双眼睛都巴巴地看着她,弄得她很惭愧,只好一一替他们整理了下衣襟。
只可惜了陆悯派来的暗卫,十个一个没剩,死了满地,回去不知怎么交代才好。
那人大概也看出了她的为难,淡声道:“寒舍就在前面,既然来了,就请去坐坐吧。
这里留给第五打扫,埋了就是了。
”
留人家独自掩埋,似乎不太好,识迷吩咐阿利刀等帮忙,自己跟着去了他的渔舍。
说是渔舍,倒真不是谦虚,两间茅草屋,进门墙上挂着蓑衣鱼篓,完全看不出是个善机关的手艺人住处。
“坐吧。
”他比了比手,从炉子上取来铜茶吊给她添茶,曼声道,“我这小屋,从来没有外客造访,女郎是第一位。
”
识迷不是来同他话家常的,她只想弄清他的底细,“刚才那偃人,是阁下制作的吗?”
他“哦”了声,“你是说第五?若没有你们寻根究底,我都快忘了他是偃人了。
我没有家人,做个偃人放在身边,可以寥慰寂寞。
你不也一样吗,做了三个陪伴左右。
”
识迷懒于同他兜圈子,直截了当问他:“阁下是否曾在灵引山修行过?拜过危真人为师?”
那些词汇似乎需要时间消化,他沉默了良久,方才缓缓浮起一个笑,“乍一听,像上辈子的事。
危真人应当和你提起过我吧,我就是那个叛出师门的逆徒,顾镜观。
”
短短两句话,蕴含的内容真不少。
识迷最懂得见风使舵,立刻就如见了至亲一样,一口一个顾师兄叫开了。
“我是你的小师妹,解识迷。
我曾有一次,听师父提起以前最有天分的弟子,师父说他姓顾,想必就是师兄吧。
至于判出师门……师兄,你为何叛出师门?是师父对你不好吗?还是山里岁月寂寞,你待不下去了,才偷偷溜下山的?”
她两眼雪亮,对刺探秘辛饶有兴趣。
顾镜观便知道,以前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师门从来没有作为警示后来者的例子,心里稍稍得到了一些安慰。
轻舒了一口气,十三年过去了,原以为早就已经释怀,但再见同门,才知道这口气一直提着,从未放下。
不过说起往事,终归不太愿意面对,他望着面前的女郎,无情无绪地问:“
椿日
你嫁给了自己亲手制成的偃人,师门可知情?”
识迷愣了下,缓缓摇头,“我没有回禀师门,都是我自己的主意。
”
顾镜观发笑,“你不知道师门的头一条门规,就是不得与偃人生情吗?”
识迷有点慌,急于辩解:“我没有与偃人生情,这么做有我自己的道理,就算师门怪罪,我也不后悔。
”
正是后半句话,让顾镜观生出诸多感慨,“不后悔……真的不后悔吗?”
灵引山的这一脉,是专做机关术的,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只是入门的小玩意儿。
危真人收徒不多,至今也就四人,顾镜观之前有一位大师兄,进山两年就跑了,连半点皮毛都没学成。
他之后还有一位,寻死觅活拜入门下,可惜资质平平,五年都学不会驱动术。
最后便是这位小师妹,那时他已不在灵引山了,但听说师父收了虞朝的公主为徒,断言她天分极高,今日一试,果然没有看走眼。
所以面前的女郎,就是虞朝的龙龛公主,恰好她姓解,姓氏也对上了。
饶有兴趣的人变成了他,“你所谓的道理,是报仇复国吗?”
一向顶着笑脸的识迷,这次沉寂下来,炽热的愤怒点燃了她的眼睛,“我确实要报仇,但不为复国,是为镇守中都,最后被坑杀的二十万将士。
”
这些隐情说出来,长久充斥内心的郁塞,也终于得到了纾解。
她是在虞朝灭国之后才得知消息的,当日就辞别师父,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