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3)
震惊的人轮到他了,大概完全没想到,这女郎如此豁得出去吧。
他想了又想,固然是沉迷于激荡不可自拔,但一次赦免两个,就算是圣元帝的主张,也会遭到群辅的阻拦。
所以得不疾不徐慢慢来,一口不能吃成胖子,又怕她失望,便笑着推搪,“一次已经让我魂不守舍,再来一次,恐怕今晚就要麻烦你为我续命了。
还是过两日吧,不过……你今晚要是愿意同寝……”
识迷同情地望望他,“就不要自讨苦吃了吧。
”
这话说得他怔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她就一溜烟跑了。
及到第二天,第五海押运着箱笼,带着阿利刀等人入白玉京。
刚安顿下来,顾镜观便让他准备,陆悯那厢已经安排好,要把他送入龙城了。
“有你近身帮衬,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目下燕君是偃人,皇后却是真人,稍有不慎就会被识破。
想办法将皇后替换掉,越快越好。
”顾镜观道,“以三日为限,可能做到?”
第五海从没有二话,“不需三日,一日足够了。
”
染典在一旁出馊主意,“为什么不给皇后换身?皮囊都是现成的。
”
识迷和顾镜观互看了眼,不由浮起苦笑,半偃这东西,是真不好操控啊。
有了心便有私欲,和偃人完全是两码事,看看陆悯,不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吗。
万一那位宋皇后也是个厉害角色,借力打力反将一军,到时候要对付两个,那才是焦头烂额,不要活了。
所以说术业有专攻,手艺人就别想和政客比心机抢饭吃了,一不小心很容易遭反噬。
眼下这局面,最好暂时稳住,各方都不要妄动。
识迷当初入世只带着两个目标,报仇、解救被囚禁的族人。
如今算是完成了一半,等到把那牢笼里的人都救出来,清算一下和陆悯的恩怨,就可以回到灵引山,侍奉师父左右了。
门上有人探了探身,“奉太师之命,接第五先生入禁中。
”
第五海没什么可筹备的,别过顾镜观就出门了。
不多时陆悯也到了,让人进来招呼识迷登车,去看她一直念念不忘的亲人。
马车一路往城郊去,那座圈禁前虞皇族的圆形宅邸,在城池的最边缘。
上次途径,她在车内打盹,没摸清路径。
这回看准了,每一处拐弯都记在心里。
只可惜不能靠近,马车在门洞斜对面的巷道停下,她坐在车内看着白鹤梁进去提人,看着一个沧桑的老人弯腰从门内出来。
预想中的激动和热泪盈眶没有出现,她发现自己竟然完全想不起来这是谁。
自己六岁跟随师父进山,好多面孔都已经忘记了,恐怕就连小时候最亲近的人,也早就面目模糊了。
而陆悯是懂得扎人心窝的,“你想尽办法要救的人,却连他是谁都不知道,不觉得可笑么?前虞的皇族所剩二十六人,这二十六人中,也许有一半是旁支。
与王位最接近的那些人,通常活不到最后,这圆城里也许有你的堂叔、表婶,姑父,却绝不会有你的阿兄、阿姐、阿弟。
所以有什么必要念念不忘?你记忆里的虞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算他们出来,也没有能力将这个国家重组。
江山更迭,皇帝轮流做,你若是能看明白,就不该为此耿耿于怀,毕竟荣华富贵享得比别人多,改朝换代时就肯定死得比别人快,这是一桩公平买卖,上天早就注定了。
”
识迷心情不由低落,看那老者站在门外茫然四顾,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完全不知会飘零向何处。
她本以为他会先离开,然后再想办法寻找故人安顿下来,
结果并没有。
识迷的目光变得惊诧不安,而一旁的陆悯却好整以暇地笑起来——
那人竟转回身,奋力地敲击那扇小小的门,边敲边喊,“开门,我不走,让我进去!”
识迷鲜少会哭,但这次眼泪是真的控制不住地倾泻下来,她的努力,好像全打水漂了。
她用尽全力想救他们出来,却从没想过他们愿不愿意。
这些被斩断了自尊和骄傲的人,已经习惯了高墙内的方寸之地。
上都城里没有他们能存活的土壤了,与其一个人孤军奋战,不如安于现状,和熟悉的亲人日夜在一起。
这也是陆悯的高明之处,他太懂人性,逐一地释放,就像一只鸭子被圈在篱笆之外,它不会离开,只会拼尽全力想回到鸭群中去。
识迷哭得很惨,他没有劝解,比起安慰她更需要看清现状,“虞朝的国祚没了,人也没了,如今皇族只剩下你一人,只有你是解家真正的后人。
你还要去托举那些人吗?你甚至弄不清他们的来历!我看你不如省下力气,与其指望别人,不如成全自己。
”他抬袖抹掉了她脸上的眼泪,“圣元帝在你手里,你大可躲在幕后发号施令,实现你想实现的抱负。
譬如说废除徭役,譬如说让百姓不必再担心朝生暮死。
还有重安城的宵禁,只要你一声令下,中都可以成为比不夜天更繁华的好去处。
这些明明可以轻易做到,为什么要假他人之手?就算你费尽力气,那个得到皇位的人也不一定会是好皇帝,世上任何人都不可信,你唯一能信的,只有你自己。
“
他的话,她都听进去了,喃喃道:“果然,一切都得靠自己。
”
他才发现自己的开导太彻底,似乎引得她向另一个极端狂奔了,忙道:“不对,还有我,你可以信任我。
我与你是共生的关系,世上没有人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