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京华风雨与书房夜话(2/3)
连,遭受贬谪。
此事,陛下早已知晓。
臣不敢隐瞒,苏明远当年获罪,表面是卷入党争,实则……很可能与初现端倪的‘烛龙’有关。
臣这些年暗中调查,亦是为了查清好友蒙冤真相,并铲除这祸国殃民的组织。
”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小女微熹,其母苏氏虽出身苏家旁支,与苏明远关系已远,且早已病故。
臣以为,此事不应牵连到小女。
她此次遭难,纯属意外被卷入。
”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永熙帝盯着林承泽看了许久,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穿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半晌,皇帝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苏明远……可惜了。
当年之事,朕亦觉有蹊跷,只是时机未到,未能深究。
林相,你暗中调查‘烛龙’之事,朕早有察觉。
你能坦诚相告,朕心甚慰。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句话,如同春风化雨,瞬间缓解了御书房内紧绷的气氛。
这表明,皇帝至少在明面上,选择了继续信任林丞相。
陆寒江暗暗松了口气。
“不过,”皇帝话锋一转,眼神再次变得凌厉,“‘烛龙’之事,必须彻查!陆寒江!”
“臣在!”
“朕命你,统筹皇城司所有力量,联合刑部、大理寺,成立专案,全力侦办‘烛龙’一案!林相从旁协助,一应所需,皆可便宜行事!务必给朕将这毒瘤,连根拔起!”
“臣,领旨!”陆寒江沉声应道,肩头的伤处因激动而隐隐作痛,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林相,”皇帝又看向林承泽,“兹事体大,牵涉甚广。
尤其是……可能涉及二十年前的旧怨。
你要有心理准备。
”
“老臣,明白。
”林丞相深深一揖。
**
林丞相回到相府时,已是深夜。
他却没有直接回房休息,而是来到了林微熹的院落。
房间里只点着一盏昏黄的羊角灯,林微熹并未睡着,正靠着引枕,望着跳动的灯花出神。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父亲带着一身夜露与疲惫走了进来。
“爹。
”她轻声唤道。
林丞相挥挥手,示意侍立的丫鬟退下。
他在女儿床边的绣墩上坐下,仔细看了看她的气色:“伤口还疼吗?御医开的安神药喝了没有?”
“好多了,药也喝了。
”林微熹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爹……宫里……陛下他……没怪罪您吧?”
看着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担忧,林丞相冷硬了一晚的心肠,终于柔软了下来。
他轻轻叹了口气,伸手,这次终于实实在在地摸了摸女儿的头。
“傻孩子,陛下圣明,岂会因莫须有之事怪罪为父。
”
林微熹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她往被子里缩了缩,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那……爹,您能跟我说说……那位苏翰林,还有……母亲的事吗?我……我想知道。
”
她怕触及父亲的伤心事,但又无法抑制内心探寻真相的渴望。
林丞相沉默了片刻,昏黄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让他看起来比平日多了几分沧桑。
“好吧……有些事,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他仿佛下定了决心,声音低沉而缓慢,将思绪拉回了二十多年前。
“苏明远,字文瑾,是为父当年在翰林院的同僚,亦是挚友。
他才华横溢,性情耿直,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有忧国忧民之心。
我们曾一起纵论古今,畅谈理想,都希望能辅佐明君,开创盛世。
”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痛惜。
“那时,先帝晚年,诸皇子争储,朝局动荡。
苏明远因才学与正直,被卷入漩涡。
他……坚持嫡长,反对当时势力正盛、却手段酷烈的某位皇子。
后来……便被人构陷,罗织罪名,指控他结党营私,意图不轨。
”
“结党营私……”林微熹喃喃道。
“没错。
”林丞相目光深邃,“当时弹劾他的奏章中,便隐约提及一个‘以文会友,实则密谋’的圈子,虽未明说‘烛龙’,但如今回想,其中行事风格与符号标记,与‘烛龙’颇有相似之处。
为父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