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灰烬余痕与香料迷途(2/3)
所有往来账目副本、货单存根,寻找与光禄寺、郑桐,或其他可疑官员的关联!二,暗中排查京城所有香料铺,尤其是经营南洋高端香料的,寻找类似气味的特制香料!三……”他略一沉吟,“加派人手,严密监视光禄寺少卿郑桐府邸及其一举一动,但切勿打草惊蛇!”
“是!”
**
相府之内,林微熹同样没有闲着。
送出给陆寒江的信后,她依旧心绪难平。
她知道自己的推测给了陆寒江方向,但如何将这方向落到实处,找到确凿证据,才是关键。
“特制香料……原料……”她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
她命人请来了府中一位年老的女官——容嬷嬷。
这位容嬷嬷早年曾在宫中侍奉过一位喜好调香制香的太妃,对香料颇有研究,后来年纪大了,被林丞相安排到相府荣养。
“嬷嬷,您快请坐。
”林微熹让丫鬟给容嬷嬷看了座,虚心地请教,“您见识广博,可知晓,什么样的苏合香或者安息香,会带有一丝……**酸涩**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容嬷嬷闻言,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郡主怎会问起这个?寻常上品的苏合香,气味辛烈中带着甘甜;安息香则更显温暖香甜。
若带酸涩……若非品质低劣、保存不当所致,那便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别的东西。
”
“加入了别的东西?”林微熹眼睛一亮,“会是什么?”
“这可就复杂了。
”容嬷嬷沉吟道,“或许是某种特殊的植物汁液,或许是矿物粉末,甚至可能是……某些罕见的动物分泌物。
老身当年随太妃调制合香时,也曾尝试加入少许**龙涎香**的初萃原液,其味腥咸,若比例不当,确会带来些许酸涩之感。
但龙涎香何等珍贵,岂会大量用于制作标记信物?”
龙涎香?林微熹记下了这个线索。
但这显然不是普通势力能大量使用的。
“还有一种可能,”容嬷嬷继续道,“并非香料本身酸涩,而是盛放香料的**容器**,或者用于混合香料的**工具**,采用了特殊的材质。
例如,某些南洋特有的**酸枝木**,或者经过特殊药水浸泡过的陶瓷,其气味缓慢渗透入香料之中,经年累月,便使得香料带上了那种独特的气味。
”
容器!工具!
林微熹立刻想起了水寨那个散发着气味的铜盒,以及瑞和香料行火场中那些未能烧融的琉璃、陶瓷碎片!
“嬷嬷,您可知京城之中,或者说南洋那边,有哪些地方擅长制作这类特殊的香具?或者,有哪些商号专门经营带有异域风格的香料容器?”
容嬷嬷仔细回想了一番,道:“京城的话,‘琉璃坊’的工手艺最好,也接一些定制活计。
若论南洋风格……老身记得,南城‘宝货街’上,似乎有一家叫‘海月轩’的铺子,专卖些海外奇珍,其中就有不少南洋来的香炉、香盒,材质样式都颇为奇特。
”
“海月轩……宝货街……”林微熹如同抓住了新的线头,立刻将这些信息也记录下来。
她感觉,调查的范围正在从香料本身,向其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
皇城司的效率极高。
很快,关于光禄寺少卿郑桐的初步监视报告,以及对方量香料铺的排查结果,便汇总到了陆寒江这里。
“大人,监视郑府的弟兄回报,郑桐今日下值回府后,并无异常交际。
但其府中管家,于傍晚时分,悄然从后门乘小轿外出,去了南城**宝货街**的‘**海月轩**’。
”
海月轩!这与林微熹从容嬷嬷那里得到的线索不谋而合!
“可知那管家去海月轩所为何事?”陆寒江追问。
“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只远远看见他进入店内约一炷香时间,出来时手中似乎空无一物,不像是采购物品。
行为颇为鬼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