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戴森球计划与银河基建联盟(2/3)
面出现了华夏的采矿基地。
根据公约,未开发星球应保留原始状态,除非获得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
林峰调出基地建设日志进行解释:“我们的月尘净化技术可将采矿污染降至0.01%,且已通过联盟环境委员会认证。
”更有力的证据来自月球温室,在那里,从木卫二带回的水藻正以每天300吨的速度生长,解决了星际殖民地的粮食危机。
戴森球的能量传输技术取得了突破。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下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成功测试了“微波无线输电”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2.45GHz微波,通过相控阵天线定向传输至地球接收站,效率高达85%。
当第一束能量微波穿越3.9亿公里太空抵达青藏高原接收站时,功率计显示为1.2GW,这一功率足够供应整个西南地区的用电需求。
美国《科学》杂志封面标题令人震撼:“华夏人教会太阳如何给地球供电”。
联盟内部的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欧盟宣布成功研发“反物质发动机”,其速度可达1.2倍光速,远超华夏的0.8倍;俄罗斯则展示了“时空锚定技术”,能将星际飞船的跃迁误差控制在100米内。
系统商城紧急刷新出应对方案:【空间曲率稳定器,售价5000文明点数,可将跃迁精度提升至1米级】。
林峰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兑换,因为在银河系基建竞赛中,任何技术落后都可能导致文明被淘汰。
戴森球第一阶段竣工仪式在联合国大会堂进行直播。
全息屏幕上,1000万个收集器组成的光环如同围绕太阳的银色项链,实时传输的能量数据让代表们惊叹不已,仅第一阶段就已满足地球当前能耗的10倍。
林峰宣布启动“银河电网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连接太阳系与α-17行星的跨星际输电网络,将戴森球能量输送到星际殖民地。
这个计划让沙特代表当场签署了追加投资协议:“我们要在火星建最大的能量储备中心。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系统突然发布红色警报:【检测到织网者文明在猎户座悬臂部署军事设施,疑似违反《银河非军事化公约》】。
林峰立刻调阅卫星图像,画面中巨大的球形结构正环绕着一颗白矮星,表面的能量读数远超民用标准。
更令人不安的是,结构中心的黑洞引擎——这是足以摧毁恒星系统的超级武器。
银河基建联盟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这是防御性设施。
”织网者首席科学家在紧急视频会议上解释道,“我们探测到仙女座星系的异常信号,可能是敌对文明的先锋部队。
”但提供的证据却漏洞百出,信号频谱与织网者的深空探测器完全一致。
林峰意识到,高级文明也会为了技术垄断而撒谎。
他启动了联盟紧急预案,冻结戴森球技术共享,加速恒星发动机研发,同时向“守望者”文明发送求助信号。
戴森球的能量首次应用于军事领域。
在月球背面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