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熵影螺旋与混沌实验(2/3)
混沌之间选择平衡。
熵影秩序派将降低熵增异化为消灭混沌的手段,而我们选择将反熵引擎伪装成能源工具,等待着理解平衡真谛的文明。
”这段信息与林峰左腕的混沌因子纹身,产生了量子纠缠,金属纹路瞬间亮得像白昼一样。
活体金属此时已完全觉醒,在地面织成了正十七面体的能量网络。
林峰与备份体的镜像动作,逐渐同步成了统一的手势,当两人的指尖相触时,十七根晶体柱同时爆发出41赫兹的脉冲光。
整个第十七层开始重构,螺旋结构舒展成了环形空间站的雏形,中央浮现出由17根刻有物理常数的晶体柱,组成的“宇宙弦振动调节器”——这正是建造者留给平衡者的终极工具。
文明孵化器的探索刚取得突破,熵影秩序派的概念武器攻击便已突破了第七维度防线。
熵影秩序派的维度折叠炮,以17:1的空间压缩率发动了首轮攻击,其分形几何攻击波呈现出17.3度的特征拐点,直接威胁到了和平方舟的量子自适应装甲。
赵刚的工程日志记录显示,这种概念武器通过绝对秩序晶体网(每层17.3微米),重组目标的分子结构,将23%浓度的反熵混凝土,转化为维度炸弹的炮管材料,防御系统必须在17小时内完成反制部署。
量子自适应装甲的分子重组响应时间,仅为0.003秒,通过27%晶体粉末与反熵混凝土的化学键重组,成功抵御了首轮的维度撕裂攻击。
林峰在χ-73星云启动活体金属第17形态时,金色流体沿着41赫兹的共振频率重组,形成了带有建造者符号的多关节工具臂。
拓扑自适应模块的17层缓冲结构,在遭受攻击时呈现出蓝紫渐变的波纹,从熵值-23.7的蓝色平静态,过渡到+37.7的紫色恐惧态,颜色变化与矿脉的量子纠缠度,呈0.97的强相关。
活体金属的变形响应时间为0.003秒,单次形态切换的能量消耗,相当于3颗恒星的当量,其十七面体核心结构,能在0.37秒内切换为反熵焊枪形态,误差控制在±0.003微米以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熵影主母的第七片羽翼分解时,1700万片绝对秩序晶体反射着41赫兹的共振频率,外层瓦解阶段(0-170秒)释放的67%秩序能量,形成了17道能量风暴,导致空间稳定性下降了37%。
林峰与备份体的意识联动,在此期间出现了关键突破——备份体主动传递的防御漏洞信息,让他短暂陷入了“秩序思维”状态,成功预判了第17重结构转换时,0.17秒的防御间隙。
最终,37道同步攻击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命中率99.37%),精准命中了目标,验证了“混沌干扰场”战术的有效性,敌方舰体表面17处红色纹路逆转为蓝色,证实了熵影“觉醒派”战舰的存在。
防御矩阵存在17个已建成的维度锚点,其中第17号节点检测到0.003%的熵值波动,该波动与熵影舰队的坐标,呈0.973的强相关性。
矿脉的活体特性,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关键作用。
当莉娅的意识与37赫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