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樊氏兴旺家宅宁,员外怜妻让权柄(1/2)
诗曰: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堂乐熙熙。
谁知暗流波下涌,一念慈心伏祸机。
话说大清雍正年间,湖广归州地界,有一户姓樊的人家,乃是当地有名的富户。
家主樊盛,人称樊员外,年届花甲,为人仁厚诚信,持家有道。
其妻王氏,性情温婉,与樊员外相敬如宾,感情甚笃。
老两口膝下有二子一女:长子名樊宏,娶妻郭氏,生有一子名玉天,一女名玉英;次子名樊垣,娶妻张氏,生有二子,长子名玉杰,幼子名玉宝;女儿樊莹,早年嫁与邻县一秀才,如今那秀才高中进士,外放为官,光耀门楣,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樊家不仅是诗礼传家,更是经商有术。
在归州城内,开着好几间旺铺,有绸缎庄、药材行、杂货铺等;于城外乡间,又有良田数十顷,佃户百余家。
真个是家资巨万,米烂陈仓,骡马成群,仆婢如云。
这般豪富,在归州地界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樊员外治家,向来秉持“公平”二字,对两个儿子虽寄予厚望,却从不偏袒。
长子樊宏,性格敦厚,稍显懦弱,但行事稳重;次子樊垣,机敏灵活,略显急躁,却善于交际。
兄弟二人自幼一同进学,一同习商,感情颇深。
樊员外亦早早让二人参与家中生意,悉心教导,指望他们日后能同心协力,光大门楣。
唯有一事,略让樊员外忧心。
那长媳郭氏与次媳张氏,皆是精明能干之人,却也都有些心高气傲,私底下常有些较劲的意思。
郭氏父兄亦是经商之人,家道殷实,她自诩出身不差,又是长房长媳,将来这主持中馈之位非她莫属;张氏娘家则是经营药材生意,与樊家业务往来密切,她自持娘家有功于樊家,又为樊家连添两孙,觉着功劳不小,不肯轻易屈于人下。
妯娌二人表面和气,暗地里却常为些针头线脑、家长里短的小事别苗头。
樊员外与王氏看在眼里,虽时常劝导,但深知清官难断家务事,只盼日久年深,二人能自悟和睦之要。
这年秋深,霜风渐起,王氏忽染重疾,一病不起。
樊员外心急如焚,延请名医,广求良药,亲自侍奉汤药,日夜不离榻前。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精心调治,王氏终于转危为安,日渐康复。
那郎中诊治完毕后,特特叮嘱樊员外:“老夫人此番大病,元气大伤,务必清心静养,万万不可再劳神操心,乃至情绪激动,否则恐有反复,那时便神仙难救了。
”
樊员外对发妻情深义重,将此言牢牢刻在心中。
他思忖再三,眼见家业虽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