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枕边风兄弟生隔阂,暗较劲家宅起暗涌(1/2)
自“布料风波”之后,张氏认定了大嫂郭氏假公济私,管家杜敬趋炎附势,心中愤懑难平。
她虽不敢再无凭无据地去向樊宏质问,但平日里言行举止,却处处透出对郭氏的不满与挑衅。
往日里妯娌二人一同给王氏请安(王氏虽不在,礼数仍存),或是商议家事,尚能维持表面客气。
如今张氏却时常借故推脱,即便去了,也是言语冷淡,夹枪带棒。
譬如郭氏吩咐下人更换府中窗纱,张氏便要在背后嘀咕:“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般铺张,也不知省些银钱将来分家时好多得些。
”若郭氏节俭了些,她又有话说:“瞧那小家子气,掌着家却这般吝啬,平白失了樊家的体面。
”
府中下人皆是察言观色的好手,见两位奶奶不和,便有些心术不正的,或是想巴结得势的一方,或是单纯搬弄口舌,在两房之间传递些闲言碎语,使得那误会与隔阂愈发加深。
樊垣虽觉妻子有些过分,劝过几次,但张氏岂肯听他的?反怪他胳膊肘向外拐,不为自己房里争气。
她几乎夜夜在樊垣耳边吹那枕边风。
“你整日在外辛苦,与大哥一同打理生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你看大哥,如今俨然以家主自居,事事都要压你一头。
”“那日盘点药材行,明明是你的主意更好,大哥却偏要按他那套老的来,还不是怕你显出能耐?”“大嫂更是了得,暗中不知捞了多少好处去贴补娘家。
我们玉杰、玉宝也是樊家正根正苗的孙子,将来分家,难道要看着大房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吗?”“我瞧父亲让大哥暂代家主,未必没有考察之意。
你若不争气,这偌大家业,将来只怕都要落在大房手里了!”
起初樊垣还辩解几句:“大哥并非如此之人”、“父亲常教导兄弟和睦”云云。
但久而久之,这般话语日日灌输,加之他本身也有些争强好胜之心,便渐渐觉得妻子所言,似乎也不无道理。
再看兄长樊宏,处理事务时确实越发有决断,很少再像过去那般事事与自己商量,那“暂代家主”的身份,似乎让他自然而然地端起了架子。
樊垣心中那点微妙的嫉妒与不服,便被勾了起来。
兄弟二人虽依旧一同出门,一同料理生意,表面上客客气气,但那份手足之情已悄然变了味道。
商议事情时,樊垣不再像过去那样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