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景元嗜鳖(1/2)
靖康之变后的第七个年头,临安城初具都城气象。
西湖水光潋滟,钱塘江潮起潮落,南渡的北人在此重建家园。
城东清河坊一带,朱门绣户鳞次栉比,其中最气派的当数怀府。
怀景元立在演武场上,一身戎装映着晨曦。
他挽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三支连珠箭齐齐钉在百步外的靶心上,引得四周亲兵轰然叫好。
“将军神射!不愧是将门之后!”
景元掷弓于地,朗声大笑。
他年方三十有五,已是殿前司都虞候,掌宫禁宿卫,权柄赫赫。
这般年纪得居此位,除却祖荫庇佑,更多是靠一身真本事——靖康年间,他护着康王南渡,一路血战,才有今日荣宠。
“今日操练到此为止。
”景元解下护腕,递给身旁侍从,“吩咐厨下,午间我要宴请张统制。
”
“将军要备什么酒菜?”
景元眸光一闪,唇角扬起:“自然是鳖宴。
”
说起这嗜鳖之癖,要追溯至景元少年时。
他家本是汴京望族,府邸毗邻金明池。
每逢夏日,他常与仆僮垂钓池中,钓得最多便是鳖。
某日家中老厨将新钓的鳖配上枸杞、山药清炖,景元食后竟觉浑身暖热,气血通畅。
自此便爱上此味,乃至南渡后仍念念不忘。
及至临安安定,景元多方寻访烹鳖能手,终在湖州觅得一位老厨,得其真传后又加以改良,形成怀府独有的烹鳖之法。
他常对幕僚言道:“鳖肉性温,最是补阳。
昔日我在北地征战,常食此物,故能寒夜不惧,驰骋沙场。
”
这话半真半假。
景元确实好食鳖肉,但更多是为满足口腹之欲。
他尤爱厨师王三的手艺——此人是三年前投奔来的,自称曾在苏州大户家掌勺,最擅料理水产。
这日午宴,张统制才入席,便见八个婢女鱼贯而入,手中皆捧朱漆食盒。
“景元兄今日又备了什么好东西?”张统制笑问。
景元但笑不语,击掌三下。
王三亲自端上一个青瓷大瓮,瓮盖未启,鲜香已溢满厅堂。
“清炖马蹄鳖。
”景元亲自揭盖,但见汤色乳白,鳖肉酥烂,配上火腿、笋片,更显精致,“这是选取钱塘江畔马蹄山下所产之鳖,肥美无比。
张兄请。
”
张统制舀一勺汤,入口鲜香醇厚,不禁赞叹:“我在临安这些年,竟不知有如此美味!”
景元得意道:“这还不算最好。
鳖之美味,首在裙边,软糯肥润;次在四足,细嫩爽滑;再次才是背腹之肉。
王三最妙之处,在于能依部位不同,施以不同烹法。
”
接着上来的是红烧鳖掌、生炒鳖片、鳖卵蒸蛋、鳖血羹……林林总总十二道菜,皆以鳖为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