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后宫寻证·手谕现差异(2/3)
阁外的宫女娜仁匆匆进来,躬身道:“娘娘,外面有个小太监鬼鬼祟祟的,说是内务府来送茶水,却一直往偏阁里张望,被托娅拦下了。
”
阿巴亥眼神一冷——自前日抓了索尼派来的细作后,皇太极显然还没死心,仍在派人窥探后宫。
她对乌兰道:“你去看看,若真是送茶水的,就让他把茶水留下,立刻离开;若他敢多问,就以‘擅闯后宫禁地’为由,押到内务府问罪!”
“嗻!”乌兰应下,快步离去。
塔坦在一旁小声道:“娘娘,八贝勒怕是察觉到您在整理汗王文书,想派人来偷取或破坏证据。
不如将这些手谕和口谕记录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必,”阿巴亥摇头,“这里是后宫,有伊尔登率白旗亲卫守着,比任何地方都安全。
再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不容易引起怀疑——八贝勒料定我会转移证据,反而不会想到我就把证据藏在寝殿偏阁。
”
苏玛拉姑点头:“娘娘说得是。
奴婢已让托娅、娜仁、海兰、琪琪格四位姐妹轮流守在偏阁外,每人带两名宫女,24小时不离人,确保没有任何人能靠近文书。
”
阿巴亥看向桌上的木盒和锦盒,对苏玛拉姑道:“取一个密箱来,把这三十七份手谕和口谕记录都锁进去,钥匙由你我各执一把,只有我们两人同时在场,才能打开。
”
“嗻!”苏玛拉姑转身取来一个雕花木箱,箱体厚重,锁孔复杂——这是努尔哈赤生前用来存放机密文书的箱子,由上好的楠木制成,水火不侵。
阿巴亥将手谕和口谕记录一一放入箱中,苏玛拉姑盖上箱盖,两人分别插入钥匙,同时转动,“咔嗒”一声,密箱锁死。
“这箱子就放在偏阁的书架后面,用布帘挡住,”阿巴亥指着书架,“你们守在外面,任何人想靠近书架,都要先通报我。
”
“是,娘娘!”娜仁、托娅等宫女齐声应下,立刻去布置布帘,将密箱藏好。
就在这时,伊尔登率两名亲卫走进偏阁,躬身道:“大妃娘娘,奴才奉命来查看后宫防务,顺便向您禀报前线情况——镶蓝旗济尔哈朗贝勒已明确表示三日后保持中立,科尔沁部的两千骑兵已在城外三十里处扎营,随时可以进城支援;十四贝勒让奴才告诉您,一切准备就绪,只需静待三日后议政殿议事。
”
阿巴亥松了口气:“有劳伊尔登大人了。
辛苦你们在外防守,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八阿哥狗急跳墙,说不定会对你们下手。
”
“娘娘放心,”伊尔登道,“奴才已在后宫周边加派了巡逻兵,每个路口都布置了暗哨,任何异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再说,穆里玛大人的轻骑也在城内巡逻,若有情况,能第一时间支援。
”
塔坦在一旁道:“伊尔登大人,奴才昨日在内务府听说,索尼大人正四处搜罗天命五年‘大妃事件’的卷宗,想抹黑娘娘的名声,削弱娘娘反驳遗诏的可信度。
”
“此事我们已知晓,”伊尔登道,“十四贝勒已派希福大人暗中收集索尼诬陷娘娘的证据,三日后议政殿上,若索尼敢提‘大妃事件’,我们便当众揭穿他的阴谋。
”
阿巴亥点头:“八阿哥倒是会找借口,可惜他忘了,天命五年的事早已查清是诬陷,若他敢重提,只会让大家觉得他为了逼死我,不择手段。
”
正说着,乌兰回来复命:“娘娘,那小太监确实是内务府派来送茶水的,只是他在偏阁外逗留了许久,还向托娅打听您在整理什么文书,被托娅呵斥后才离开。
奴才已让人盯着他,看他去了哪里。
”
“不用盯了,”阿巴亥冷笑,“他定是去给索尼报信了。
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让他们以为我们在整理无关紧要的文书,放松警惕。
”
伊尔登道:“娘娘英明。
奴才这就回去禀报十四贝勒,让他做好应对准备——若索尼敢在三日后提‘大妃事件’,我们便将计就计,反将他一军。
”
“好,”阿巴亥道,“你去吧。
替我告诉十四阿哥,后宫的证据已妥,让他放心。
”
伊尔登躬身应下,转身离去。
偏阁内,阿巴亥看着书架后的密箱,对苏玛拉姑、乌兰、塔坦道:“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