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末日回响(1/3)
公元2145年7月18日,本该是无数个平凡夏日中微不足道的一天,然而命运却在这一日的拂晓,将惨绝人寰的灭顶之灾悄然挥向了毫无防备的人类。
那是一个清晨,太阳尚未完全升起,曦光仅在天际勾勒出淡淡的金边。
人们还沉浸在一夜好梦中,或是慵懒地在床上伸着懒腰,亦或是揉着惺忪睡眼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然而,就在这一片看似普通的生活日常里,末日的阴霾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降临。
起初,那迷雾像是大自然的顽皮之举,只是稀薄地在街巷间、田野上、海面上轻笼着一层薄纱。
它有着如梦似幻的朦胧美感,带着几分诡谲的迷离,还夹杂着些许迷人的神秘气息。
城市的高楼大厦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座座云中仙阁;乡村的田野小道在雾的笼罩下,宛如通向童话世界的幽径;大海被雾一笼,波涛汹涌间也多了几分温柔的神秘。
人们在早起时看到这雾,或许会蹙眉抱怨一句天气的无常,或许会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却从未想过,这竟是灭世的前奏。
然而,短短几分钟过后,平静的生活就被恐惧撕得粉碎。
惊恐的尖叫声,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尖刀,猛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刺痛了每一双无辜的耳朵。
被迷雾碰触到的人们,瞬间开启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生命倒计时。
他们的皮肤,原本带着健康的血色,转瞬间便像是被恶毒的咒语抽干了生机,变得枯槁而灰暗,失去血色的面容上写满了惊恐与不解。
紧接着,肌肉开始不受控制地松弛、萎缩,那可怕的速度,就像是一场无情的时间风暴,转眼间就将人们几十年的生命力席卷一空。
骨骼也紧随其后,快速老化、碎裂,巨大的痛苦让人们的呻吟尖叫声此起彼伏。
许多人在绝望的挣扎中,轰然倒地,身体飞快地干枯下去,转眼间就化作一具具骇人的骸骨,静静躺在他们原本平凡生活的角落,成为了这场灾难最初的见证。
这般惨绝人寰的场景,同步在世界各地上演,毫无差别地吞噬着每一个角落的生命。
繁华喧嚣的纽约时代广场,往日里人潮涌动,霓虹闪烁,人们在这里感受着现代都市的脉搏。
可在灾难面前,这繁华瞬间成了修罗场。
人群在惊恐中四散奔逃,尖叫声、呼救声混杂在一起,可无论他们躲到何处,那迷雾还是如影随形,无情地收割着生命。
宁静祥和的东京浅草寺,香火缭绕,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祈求平安、感受古韵。
可在末日这天,宁静被恐惧打破,游客们惊慌失措,古老的寺庙也成了绝望之地,人们在佛像前哭喊着,乞求神灵的庇佑,可神灵也无法阻止这场灾难的肆虐。
这病毒的传染方式,完全超越了人类以往对疾病的认知。
它无声无息,不需要借助空气的流动来传播,不需要依附在水分子上扩散,更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来蔓延。
它就像是来自地狱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死亡的气息传递给每一个生命。
人类引以为傲的防护手段,在它面前瞬间沦为笑柄。
厚厚的防护服,如同废纸一般,无法阻挡它侵入人体;口罩戴得再严实,也隔绝不了它对生命的侵害;消毒液喷洒得到处都是,可它依然如入无人之境。
人类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渺小与无助,文明的成果在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短短三个月,全球九成的人类在这场灾难里灰飞烟灭。
城市的灯火一盏盏熄灭,那曾经象征着人类文明辉煌的璀璨灯光,转眼间被黑暗吞噬。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狂风呼啸声,像是在为这场灾难哀悼。
文明的乐章戛然而止,留给世界的是一片死寂与废墟,到处都是未完成的建筑、被遗弃的车辆、干枯的骸骨,一切都在诉说着人类曾经的繁荣与如今的凄凉。
人类将这迷雾命名为,这二字,既是对这场灾难的无奈总结,也是人类心底那尚未熄灭的抗争之火的象征。
在这场灭顶之灾中,一小部分人类凭借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意志和近乎渺茫的幸运,躲进了一个物资充足的地下避难所。
这个避难所,原本是冷战时期某个超级大国为了应对核战争等极端情况而秘密修建的军事设施。
它深藏在群山深处,坚固得如同一座地下堡垒,墙壁厚达数米,任凭外界如何天翻地覆,也难以撼动分毫。
内部储存了大量的粮食、饮用水、医疗物资以及能源设备,这些物资本是为了应对长期战争而储备的,却在这场末日灾难中成了人类最后的救命稻草。
各种先进的过滤系统和密封装置,将外界的一切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