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奇人传> 第300章 小帅仔兰陵王高长恭:假面战神的悲怆史诗
第300章 小帅仔兰陵王高长恭:假面战神的悲怆史诗(2/2)
第八》:
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十二月“庚午,以开府仪同三司、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
北齐武平二年(571年)二月“壬寅,以录尚书事、兰陵王长恭为太尉...”
北齐武平三年(572年)八月“秋七月戊辰,诛左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兰陵王长恭为大司马...”
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四月“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马、兰陵王长恭为太保...”
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功高震主,被忌遇害:后主高纬关切邙山之战,对他说:“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
”他随口答道:“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国事也是我们的家事,在情急之下就不自觉地冲进去了。
”)这句“家事”让后主深感忌惮。
后主高纬对其声望和“家事”之言日益不安。
四月,派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
临终高长恭对王妃郑氏悲叹:“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饮鸩而亡,时年约三十三岁(虚岁三十三)。
被追赠太尉,谥号“忠武”。
北齐武平四年(577年):在他死后仅四年,失去顶梁柱的北齐被北周所灭。
文化传承:《兰陵王入阵曲》成为唐代宫廷乐舞,后传入日本,保留至今。
在中国本土逐渐失传。
兰陵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影视剧中的经典人物,其“面具下的美貌将军”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勇气、忠诚与悲剧命运的象征。
这张年表勾勒了兰陵王高长恭从出身宗室、少年入仕,到凭借赫赫战功尤其是邙山之战达到人生巅峰,最终却因君主的猜忌而悲剧收场的一生。
他的故事是北齐这个“禽兽王朝”中一抹亮色,也是中国历史上“功高震主”悲剧的典型代表。
(备注:在南北朝时期,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师”。
这些都是地位极高、权力很重的荣誉性官职,通常用来授予德高望重或功勋卓着的重臣。
太尉:北齐时官居第一品,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太保:同样为第一品,其地位和尊荣通常比三公更高,可视为臣子能达到的极高位。
)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历史奇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