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仙四(2/3)
天地,守静之心自通永恒。
5、凤台双绝
萧史不知何时得道,容颜总停在弱冠之年。
他擅吹洞箫,一曲奏起,清越如鸾鸣凤唳,直上云霄。
更兼风骨清奇,神采照人,行止间超脱凡尘,分明是天外谪仙。
只是他混迹人间,世人多不识真颜。
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恰也爱吹箫,技艺不凡。
穆公爱女心切,又见萧史品貌非凡,便将弄玉嫁与他为妻。
二人结缡后,萧史便悉心教导弄玉吹奏那引凤之音。
十数年晨昏相伴,箫声相和,弄玉的箫音渐臻化境,清越处竟真引来了凤凰,翩然栖落于他们的屋檐之上。
穆公大喜,为这对璧人筑起一座高台,名曰凤台。
夫妇二人登台而居,餐霞饮露,竟数年不食人间烟火。
忽有一日,天光澄澈,祥云缭绕。
只见弄玉身披霞光,乘上凤凰;萧史则含笑跨上一条矫健玉龙。
龙凤和鸣,清音缭绕,载着二人徐徐飞升,终于消失在九天云霞深处。
秦国上下感念,建起凤女祠,至今似乎仍能听闻渺渺箫声。
洪州西山的绝顶之上,那萧史曾抚箫的石室与仙坛犹在,岩壁间仿佛还映着他们飘然欲举的身影。
世人常道神仙眷侣,却不知仙缘根植于同频的魂魄。
萧史与弄玉以箫音为桥,心弦共振,终引凤来仪——原来最高深的道法,不在独步青云,而在觅得那能与你合奏生命清音的人。
当灵魂的旋律在岁月里共鸣回响,纵是凡尘,亦可筑起通天之台;当心音与天地同频,那乘龙跨凤的飞升,不过是精神契合必然抵达的彼岸。
6、蓬莱一芥子
咸阳宫阙深处,帝王枯坐如石。
当使者将一株青翠欲滴的异草呈至案前,禀报大宛道上神鸟衔草覆面、死者复生的奇闻时,秦始皇眼中燃起的光,灼得满殿生辉。
他即刻命人携此草深入云山,叩问那位传说中的鬼谷先生。
云雾深处传来的答案,更添一把燎原之火:此乃东海祖洲不死草,名唤养神芝,一株可活千人!帝王的目光瞬间穿透宫墙,射向浩渺的东方。
浩荡的楼船在帝王不死的执念催逼下仓促入海。
徐福,这位被推至浪尖的方士,率三千童男童女,载着帝国最沉重的期盼,驶向传说中仙草摇曳的祖洲琼田。
烟波浩渺,巨舰如山,却如投入沸水的雪片,转瞬消融于海天之际,再无半点声息。
祖洲,成了帝国版图上最虚幻的伤口。
岁月如潮,冲刷着帝王的陵寝。
几百年后,当仙界之门为得道的沈羲开启,天门洞开处,祥云缭绕,仙乐悠扬。
只见徐福乘白虎车,与乘龙车的度世君、驾白鹿车的侍郎薄延之联袂而来,共迎沈羲升天。
尘世之人至此方恍然:那消失在东海烟涛中的徐福,早已脱胎换骨,位列仙班。
他寻得的,远非一株草,而是一条通天路。
又几度星霜,大唐开元年间,一裴姓士人遭逢大厄,半身枯槁如焦木,太医院束手无策。
他心灰意冷,对族人泣道:“此身残败,岂能久存?唯闻沧海有仙山,或存一线生机。
”不顾亲族涕泪挽留,他携一忠仆,载着微薄粮秣,漂向登州外那传说之地。
海天茫茫,生死一线。
绝望之际,一座孤岛如蜃景浮现。
岛上宫阙玲珑,云雾缭绕。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飘然而至,目光如电,洞穿裴生的残躯与悲愿:“汝疾在膏肓,非尘世药石可医。
”遂引他入岛,七日七夜,以秘药蒸腾其病躯。
当裴生从氤氲药气中苏醒,惊觉枯槁半身竟已血肉充盈,光洁如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别,老者赠他一囊异香扑鼻的紫色药末:“此药善治诸病。
若遇疾苦者,以刀圭之量予之可愈。
”并郑重嘱托,“此岛玄机,勿泄于人。
”
裴生归至登州,谨记仙谕,只将灵药献于朝廷。
玄宗令病者试服,沉疴立愈,举朝称奇。
而那囊救世良药,其色其香,竟与当年始皇案头那株祖洲仙草隐隐相通。
无人知晓,这济世紫药,正是徐福所求长生草的真正回响。
徐福东渡,始皇眼中唯见不死仙株,渴求独霸千秋。
而蓬莱仙翁赠予裴生的那一囊紫药,却要他以“刀圭”之威,普济众生。
帝王楼船载不动一己私欲,终沉没于贪妄之海;病士轻舟所携的微末药粉,反在人间绽放千朵生之花。
徐福所求的长生草,最终以渡人之姿重返尘寰——原来真正的“不死”,从不在琼田玉苑的孤芳,而在悲悯掌心传递的温度;蓬莱仙山亦非缥缈坐标,它就在你舀起一勺药粉,为呻吟者解除苦痛的那个瞬间。
7、天宫胶
汉武帝巡狩东海,西王母特遣青鸟使者献上两件异宝:四两灵胶,一袭吉光裘。
武帝随意命人收入外库,暗忖西域贡品不过尔尔。
使者静立阶下,未得辞行之机。
数日后,帝王驾临华林苑狩猎。
弓弦骤断,虎兕当前,侍卫皆惶然。
那沉默的使者忽越众而出,自怀中取出一分灵胶,以唾液濡湿断弦接口。
胶色青碧如翡翠,瞬间黏合如初。
武帝不信,命数名武士反方向狠拉弓弦,直扯得臂膀酸麻,那弦竟纹丝不动,较新弦更韧三分。
使者又展吉光裘。
裘色如初阳映雪,入水浮如轻羽,遇火飘若青烟。
武帝抚裘长叹,方知自己眼拙——宝库中堆积如山的金玉明珠,竟不及这轻飘飘的两件神物。
他厚赏使者,目送青鸟掠入云霄,心头第一次对那九霄之上的昆仑,生出真正的敬畏。
集弦胶本出自凤麟洲,弱水环抱的仙岛上,凤喙麟角经年熬煮方得。
武帝后来知晓,人间再强的弩机,也射不穿仙凡之间的弱水屏障;库中再多的珍宝,也买不来方外一寸清光——当帝王的目光只落在弓弩实用处,便永远参不透,那胶中凝结的其实是凤鸣麟游的逍遥;当人心沉溺于金玉的重量,便再难感知,真正的珍宝,轻得能浮于弱水之上。
8、匣中雷
延和三年的春风尚未吹软塞外坚冰,汉武帝銮驾停驻安定。
月支国使者风尘仆仆而至,献上两件异宝:四两黑如桑葚的异香,大不过雀卵;一只毛茸茸的幼犬般小兽,蜷在使者臂弯里,蔫头耷脑。
武帝瞥过那不起眼的香块,随手挥入库房。
待使者小心翼翼捧出黄毛小兽,帝王终于嗤笑出声:“此等狸奴,也配称猛兽?”使者却昂首答:“威震百兽者,何论形体大小?神麟为象王,凤凰乃鹏宗,皆不在巨细。
”他目光灼灼,“东风入律,青云连月,皆兆中土圣主将兴。
我王仰慕道风,故遣臣涉弱水,度飞沙,献此神物。
”话音未落,那昏昏欲睡的小兽忽睁双眼!一股无形威压如寒潮席卷大殿,武士手中刀戟叮当坠地,满殿人脊背发冷。
武帝惊怒,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