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步步为营(2/3)
水,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水滤香薰”装置,将浓烟过滤成淡雅清香。
原理简单,却让碧荷丹桂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非伪装)。
随着相处的时间久了,欣将赏赐的果品点心,必分与二人。
并以碧荷,丹桂不好听为由,重新为二女起名。
碧荷改名为芍药,丹桂改名为牡丹,两女闻言,公子居然以两种花为自己两人命名,欣喜不己,连忙道谢,“谢公子赐名”。
殊不知芍药,牡丹即是两种好看的花同时也是两味中药,欣对二女言语温和,从不苛责,甚至偶尔“笨拙”地询问宫中礼仪细节,显得毫无心机。
相处显得格外融洽与温馨,与宫内其他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人两女深受感动,暗自下决心一定要照顾好公子欣,不要时会毫不犹豫的为公子挡下致命一击。
每日晨昏,必强撑病体,面向章台宫方向遥拜。
得知嬴政因批阅奏简至深夜,他忧心忡忡地对碧荷丹桂念叨:“父皇如此辛劳…儿臣恨不能代父分忧…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无能无力…”情真意切。
夜深人静公子欣与两女都早早入睡,当然是公子睡里屋床榻上,两女一人在公子床榻边打地铺,方便照顾公子起居。
一人在外屋小床睡,两人轮换,分前后两班。
他在脑海中反复模拟章台宫暖阁可能的情景、嬴政会问的问题(“亡秦者胡”后续、胡亥冲突、身世感想、对国事的看法…)、以及自己该如何回答。
核心思想:忠孝!务实!低调!所有答案,必须紧扣“为父皇分忧”、“为大秦效力”的主线,避开任何关于权力、继承的敏感话题。
特别是“亡秦者胡”,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其与北疆胡虏绑定,并巧妙暗示此预言已被父皇英明决断(派蒙恬北征)所化解,体现对父皇决策的绝对信任和拥护!
在抄写地理志关于巴蜀的部分时,欣“心血来潮”,在一卷空白的竹简上,用极其工整、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笔触,开始罗列:蜀地水利现状与隐患:(依据李冰都江堰为基础,结合穿越知识,指出一些小型支渠年久失修,部分丘陵地带灌溉不足)。
可推广农法设想:(极其模糊地提及“代田法”轮作保墒原理,强调“闻于古籍”)。
特色物产潜力:(蜀锦、井盐、药材、漆器…)。
巩固西南之议:(提及道路修缮、与当地部族“羁縻”通商的重要性)。
这并非完整的计划,更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皇子,基于典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