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残废天崩开局(2/3)
,撩起围裙一角死死捂住嘴,瘦削的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
那无声的悲恸,比嚎啕大哭更剐人心。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爹姜四声音沙哑,眼眶同样湿润,却强行撑着一家之主的镇定。
他重重地拍了拍儿子还算厚实的肩膀,那力道里有心疼,也有支撑。
“啥麻烦不麻烦,到家了!”
一旁的老马师傅哪见过这种阵仗,有些手足无措,匆匆把背包递过来。
“大哥大姐,老弟人我送到了,他腿脚不方便,这一路可累着了,东西你们拿好,我就不耽误你们回家团聚了!”
说完,几乎是逃也似地钻进车里,油门一踩,车子狼狈地卷起一道烟尘,朝着下山的方向驶去,那引擎声在山谷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地孤独。
空旷的村口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山风和溪流的呜咽。
老爹姜四和老娘许秋对视一眼,默契地上前。
老娘许秋抹干泪,接过背包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珍宝。
老爹姜四则蹲下身,拍拍自己结实但微微打颤的背脊:“上来,爹背你!”
“爹,不行,您的腰……”
姜闰坤立刻拒绝。
老爹腰腿的老毛病他太清楚了。
“废啥话,这半里多坡路你能爬上去?”
老爹不由分说,语气斩钉截铁。
见儿子还在犹豫,他朝远处吼了一声:“田娃,去把咱屋后头的竹床搬来!”
一个看起来十几岁、光脚踩在泥地里、机灵劲儿十足的小身影应了一声,飞也似地朝村里跑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一张磨得光滑油亮的竹床被小男孩吭哧吭哧地拖了过来。
“坤子哥,坐这个,我家新打的!”
男孩咧嘴露出一口黄牙。
于是,在这寂静的山村小道上,上演了一幕让姜闰坤百感交集,又有些啼笑皆非的景象。
老娘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在前面带路,不时抹眼泪。
老爹和堂弟一前一后,用饱经沧桑的老竹床做担架,稳稳当当地抬着他向家走。
竹床随着脚步规律地上下晃动,硌得他骨头有点疼,却奇异的有种说不出的安稳。
路过的零星几家村民,站在门口或倚在墙边,默默地、带着同情和唏嘘地看着这家人缓缓走过。
没有多话,只有沉默的注目礼。
所谓的“家”,是五间簇新的水泥平房,灰扑扑地杵在一片新旧夹杂的土房中间,显得格外显眼。
这是老两口外加姜闰坤这两年打回家的钱攒起来盖的。
没有粉刷的外墙,裸露着粗糙的水泥颗粒和红砖,院子是一人高的竹篱笆。
推开厚重的木门,里面的景象更加朴实无华,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墙面只是极其敷衍地刮了一层薄薄的大白,几件样式老旧、漆水磨损的桌椅橱柜散落其中,这就是全部家当。
空旷、简陋,带着一种刚刚脱了贫,舍不得再投入一丝一毫的拮据感。
“坤哥,你回来了!”
姜闰坤的二叔家的堂妹姜红听见动静,急匆匆从里屋跑出来。
她十七八岁的样子,眉眼像极了二婶,却多了分年轻人的灵动。
她见堂哥坐在担架上被抬进院子,眼圈也立刻红了,赶紧上前帮忙搀扶。
后面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躲在门框后,咬着手指好奇地打量着归来的陌生人。
“红妹…这是…石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