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抢取(2/3)
器械最差的、待遇最次的。
五年前,柳朿到任洛城并了解南军的窘境后,做了一件国朝开朝未有之事,直接给洛城税银截留了,并送到了南军中,理由是备战。
按照流程,地方税银会先整理成账,将账目送去京中户部,户部会查账,但不会每个地方都查,抽查。
无论查不查,总之户部对税银数目没异议后,会令各地府衙将税银交到京中。
满国朝那么多城镇,也有很多“入不敷出”的地方。
那么户部就会进行衡量,比如让某些比较富裕的城池,将税银直接“交”到穷困的城池,或者让某座城池的衙署自行利用收上来的税银,用于城防建设、安抚灾民、救济百姓等。
但有一点,那就是必须经过户部点头,要知道国朝哪都缺钱,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户部在朝堂上提出建议,做不了最终决定权。
在这种前提下,柳朿作为知府,将税银用在了名义上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南边关,并且还没有经过户部的允许,后果可想而知。
当年南边军的窘境,朝廷并非不知道,也说在处理,只是每次问处理怎么样的时候,开口闭口就是“你先回家等消息”。
柳朿的罪并非是挪用税银,而是破了先河,哪怕他的出发点是对的。
然而这位知府也无疑是幸运的,吏部已经派官员离京了,准备前往洛城将柳朿带回京中问罪。
结果这位吏部官员还没到洛城,关外的异族真的打来了,山林中最大的部落,集结了整整四万人,打了足足三个月,南关城墙都坍塌了一段。
事情传开后,柳朿的风评急转直上。
如果这位知府没有提前将税银用作补齐南军军饷、城墙修葺、城门加固、打造兵刃甲胄等事上,不敢说南关肯定会破,南军军伍一定会多战死无数人。
最后,不了了之,既没升官,也没贬职,依旧留在洛城当知府。
就因为这件事,柳朿有资格指着宫万钧的鼻子破口大骂。
连宫万钧都不怕,更别说县男了,柳朿气呼呼的叫道:“书约毁了就是,日后莫要与唐家苟且,倘若唐破山父子敢闹,叫他们来府衙寻本官!”
宫万钧满面为难之色:“此事并非你想的那般,你我相交十余载,难道我宫万钧的为人你还不知晓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因为知晓,才不叫你宫家因这等小事失了前程!”
宫万钧有口难言,这份书约,其实就算是一种补偿,对“马蹄铁”一事的补偿。
当初唐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隐瞒”马蹄铁是他献上的。
宫万钧知道唐家为什么不想要这份功劳,因此才甘心被坑。
现在柳朿因为唐家与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