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弦上春秋和酒瓶子(3/3)
了工作的陈文国消沉或者说,更肆无忌惮地喝酒喝了几天,在爷爷的老石匠工友关系帮忙下,总算找到了一份开货车运石头的活。
“开货车,方向盘在手,比在厂里看人脸色强。
”陈文国拿到第一个月工资那天,难得没一身酒气回来,脸上带着点扬眉吐气的红光,拍着桌子,“以后顿顿有肉吃!”
然而,陈野知道,这份“高薪”背后意味着什么——更长的离家时间,更不规律的作息,以及…更便捷的“酒钱”。
果然,好景不长。
手里有了活钱,陈文国那些“狐朋狗友”就像闻着腥味的猫,又围了上来。
下班后,小酒馆成了他的常驻地。
采石场那帮司机工友,也多是些豪爽或者说好酒的汉子。
几杯劣质白酒下肚,称兄道弟,牛皮吹破天。
“文国哥,干了,开车辛苦,喝点解乏。
”
“就是,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
”
“这点酒算啥?你看我,喝半斤照样把车开得稳稳的。
”
陈文国本就耳根子软,又好面子,在一声声“文国哥海量”、“文国哥够义气”的吹捧中,那点微薄的工资和原本就不多的清醒,迅速地被酒精淹没。
于是,石条屋里,隔三差五又开始弥漫起那股熟悉的、令人作呕的劣质酒味。
陈文国带着一身尘土和更浓的酒气回来,嗓门更大,脾气更躁。
有时是志得意满地吹嘘今天跑了多远、挣了多少;有时是骂骂咧咧抱怨路况差、老板抠门;更多的时候,是醉醺醺地倒在堂屋的长凳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陈阿嬷的骂声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无力。
林秀芬脸上的愁容更深,抱着陈晓晓哄睡时,常常看着窗外发呆。
陈野则更加沉默,放学后不是去村委会“看报”,就是抱着吉他躲到榕树下的“音乐避难所”,用“杀鸡”般的琴声,对抗着家里那令人窒息的酒味和压抑。
这几天,小李老师觉得陈野音乐方面确实很有天赋,已经允许陈野带着吉他带回家“练习”,当然,主要是陈野保证不弄坏。
陈野背着吉他,慢悠悠踱回家。
刚进院子,就听见堂屋里传来陈文国含糊不清的大嗓门和杯盘碰撞的声音,还有几个陌生的、同样带着醉意的哄笑声。
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
陈野脚步顿了顿,小眉头皱起。
他悄无声息地绕开堂屋正门,从侧边溜进自己房间,轻轻关上门,把外面的喧嚣和酒气隔绝。
他放下吉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摸他的“密码本”,而是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他脚边投下几道长长的光影。
堂屋的喧闹声隐约传来:
“喝!文国哥…好…好酒量!”
“嫂子!再…再炒个花生米!”
“秀芬!愣着干啥!快去!”
陈野乌溜溜的眼睛里没什么情绪,只有一片冰冷的疏离。
他伸出小胖手,无意识地拨了一下吉他的琴弦。
“嗡……”一声低沉的、带着共鸣的轻响在小小的房间里回荡。
他想起榕树下,唐晓白说他弹琴像“杀鸡”。
他想起江晚捂着嘴偷笑的样子。
他想起哼哈三傻捂着耳朵逃跑的背影。
还有李老师鼓励的眼神,和那把老旧吉他粗糙的木纹触感。
杀鸡…就杀鸡吧。
*陈野抱起吉他,手指轻轻按上一个G和弦。
至少…这声音是我自己的。
总比外面的酒话…好听那么一点点。
喜欢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请大家收藏:()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