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月是故乡明(3/3)
头一暖。
在凤凰山,客家人和潮汕人虽然比邻而居,却很少深入交流。
而在这里,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语言的隔阂似乎被歌声融化了。
我小时候,詹巧凤打破沉默,中秋最期待的不是月饼,而是阿嬷做的芋头糕......
话题一转,大家开始分享各自的中秋记忆。
江玲师姐说起家里拜月娘的习俗,要摆五果六斋;玉雪师姐回忆父亲带她放孔明灯,结果卡在榕树上的糗事;连沉默的刘小惠都小声说了句我最期待中秋夜妈妈给发的豆沙月饼。
詹晓阳听着这些故事,突然意识到,尽管来自不同乡镇,但中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关于家的记忆。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看月亮的人,散落在了不同的地方。
晓阳,你家怎么过中秋?詹清容突然问。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
詹晓阳抿了抿嘴:差不多......就是吃月饼,赏月。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当晚都会比谁的「尿桶饼」大,呵呵。
(这是饶北客家一种月饼,其实就像北方大饼,里面啥馅都没有)……”
当詹晓阳说出“尿桶饼”后,大家哈哈大笑气氛终于反转过来了。
这种饼小的有脸大,那大的比脸盆还大,估计都是为了哄小孩子的,因为饼里没有馅,比较便宜。
同感的童年回忆,大家一五一十的聊开了,瞬间让乡愁变轻了。
明年中秋,玉雪师姐拍拍他的肩膀,你们也要带96届的学弟学妹这样聚,好不好?
大家纷纷附和。
詹晓阳点点头,心里却想,明年此时,大家会在哪里?是在教室苦读,还是在医院实习?亦或......他偷偷瞥了眼刘小惠,她正仰头望着月亮,脖颈线条优美如天鹅。
夜色渐深,江风带着凉意袭来。
刘小惠裹紧了开衫,詹晓阳注意到她手臂上起了层细小的鸡皮疙瘩。
他犹豫了一下,悄悄把外套脱下来,递过去:你......冷吗?
刘小惠愣了一下,接过外套披在肩上:谢谢。
前世的这一刻,他可是把外套披给了詹清容……
不早啦,江玲师姐看了看表,该回去了,明天还带大家出去玩。
大家依依不舍地收拾残局。
詹晓阳帮忙捡拾垃圾,把没吃完的腐乳饼重新包好。
刘小惠把外套还给他,上面残留着淡淡的柚子香。
皎洁月光下,刘小惠的侧脸线条柔和,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她的影子与詹晓阳的影子在石板路上时近时远,偶尔重叠,又很快分开。
回到108宿舍,班长他们已经睡了,鼾声如雷。
詹晓阳轻手轻脚地洗漱,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窗前投下一道银线。
他翻出日记本,就着月光写下:
9月9日,中秋夜,今晚的月亮特别圆,想家,想父母;月是故乡明,不过,今晚在异乡的我也有欢欣。
”
窗外,明月依然高悬。
同样的月亮照着潮城,也照着凤凰山;照着此刻无眠的他,也照着远方的家人。
詹晓阳轻轻摩挲着日记本,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无论走多远,月亮永远是最温柔的乡愁,而有些情感,正如这中秋的月亮,圆满得让人心痛。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