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臣初议:萧规曹随稳乾坤(3/3)
身后绘有瑞兽祥云的精美屏风上,那影子微微晃动,如同蛰伏的巨兽。
他拿起案上那份桑弘羊的奏疏,指腹缓缓抚过冰冷的竹简,感受着那上面墨迹的凹凸。
桑弘羊的字迹刚劲有力,条陈清晰,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身政策的强大自信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这份奏书,本身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萧规曹随’…”霍光再次缓缓吐出这四个字,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他放下奏书,目光重新聚焦在舆图上长安的位置,指尖轻轻叩击着。
“此四字,非为守旧,乃为定鼎。
”他抬起头,目光如电,先看向金日磾,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金公体恤民艰,此心可鉴。
关东灾情,刻不容缓。
着大司农部、少府寺,即刻核算仓廪,三日内拟定具体赈济章程,以陛下名义下诏,优先调拨均输之粮入灾区,减免受灾郡县三成盐铁之贡一年。
”他的语速不快,却字字千钧,不容置疑地定下了基调——民生为重,法度可权变。
金日磾眼中忧色稍缓,微微躬身:“大将军明断。
”
霍光的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上官桀,那眼神依旧沉稳,却多了一丝无形的压力:“至于边军…”他略作停顿,目光在舆图北疆扫过。
“左将军所虑不无道理。
然李广利之事,牵连甚广,处置不当,反易激变。
”他拿起案上一枚小小的、代表“羽林军”的玉质兵符把玩着,语气平淡却带着千钧之力:“抚慰诏书当发,然人选…需慎之又慎。
”他的目光落在上官桀脸上,仿佛能穿透他慷慨激昂的表象,直视其内心。
“着执金吾、卫尉府,严查李广利旧部中与降胡有勾连之嫌者,甄别清楚,再论抚慰。
至于人选…”他放下兵符,指尖在舆图上代郡的位置轻轻一点。
“中郎将范明友,为人沉稳,素知边事,可担此任。
”
上官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一瞬。
范明友!此人虽非霍光嫡系,却也是霍光提拔起来、颇受信任的少壮将领!他本想借机将自己亲信安插进去的算盘,被霍光轻描淡写地拨开了。
他心中一股无名火起,脸上肌肉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挤出一个更深的笑容,声音依旧洪亮:“大将军思虑周全!范中郎将确为良选!桀附议!”
议政室内再次陷入沉寂。
烛火在霍光深邃的眼眸中跳动,映照出舆图上那幅远万里的锦绣江山,也映照出这方寸案头之上,刚刚落下的那一枚无声的棋子。
权力格局的冰山,在这“萧规曹随”的定调下,在看似平和的议事氛围中,已悄然显露出它锋利而冰冷的棱角。
金日磾的目光在霍光与舆图之间流连,忠厚的面容下,那深沉的忧虑并未因赈济之策的确定而消散,反而如同墨滴入水,晕染得更深、更广。
喜欢汉阙惊澜请大家收藏:()汉阙惊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