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出售产业(3/3)
四千两市场流通的银票重新整理,装在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里,随身携带。
一刻钟后,马车停在了万福楼钱庄门前。
万福楼钱庄是金陵城中最大、最有信誉的钱庄,楼高三层,门面宽敞气派,进出的都是些富商大贾。
冯渊拿起折扇,走进了钱庄大门。
钱庄内部装修豪华,柜台后面坐着几个精明能干的伙计,正在为客人办理各种银钱业务。
钱庄的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精瘦老者,留着山羊胡,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袍。
他见到冯渊,连忙走出柜台,满脸笑容的问:“不知这位公子大驾光临,来我们万福楼有何贵干啊?”
冯渊故作轻松的摇着折扇,装出一副富家公子的派头,淡然的说:“掌柜的,是这样的,最近我的店铺收到了不少银票,有大面额的有小面额的,实在太过杂乱,用着也不方便。
本公子想把这些银票都兑换成大额的千两银票,你这里能办吗?。
”
掌柜听了连忙点头哈腰,殷勤的说:“这个自然可以办到,我们万福楼专门提供这种兑换服务。
客官您请到雅间坐下,我这就安排人给您办理。
”
冯渊在万福楼的雅间里,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看着伙计们麻利的清点着零散的银票。
最终换到三十四张一千两面额的大额银票,冯渊接过崭新的三万四千两银票,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满意的收了起来。
他心知在一个钱庄兑换如此大额的银票,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再去另一家钱庄兑换一部分。
于是,冯渊又来到了金陵城另一家颇有名气的钱庄——聚福楼。
这家钱庄的规模虽然不如万福楼,但也算是在金陵城中颇有名气。
他故技重施,用同样的理由,将剩余的银票兑换成了三十张面额一千两的银票。
至此,冯渊终于将那六万四千两银票全都兑换成了面额巨大的新银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认出他手上的银票有问题。
不过,薛姨妈的柜子中,还有五百两黄金以及一千两每只十两重的银锭,冯渊却并没有急着兑换成银票。
他认为这些东西还是留在空间里比较妥当,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会用到。
做完这一切,冯渊顿感轻松,决定好好放松一下。
此后的日子里,冯渊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或与香菱躲在书房,吟诗作画;或带着香菱,游览当地名胜,赏花品茗。
当然,他还在等待着科考放榜的日子,希望能榜上有名,博得一个秀才功名,对他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
在享受悠闲生活的同时,冯渊也时刻留意着薛家的动向。
他发现薛姨妈这段时间里,已经陆续将薛府名下的大半产业都卖了出去,其中包括两座百亩良田的农庄和七间位于金陵城繁华地段的商铺,想必已经从中获得了一笔不菲的银子。
不仅如此,冯渊还听说薛姨妈正在打算售卖她们现在所居住的那座府邸。
冯渊心想,薛姨妈连这座府邸都要卖掉,看来她们母女进京的日子是真的不远了。
冯渊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将薛家的那座府邸买回来呢?毕竟,他以后说不定还要回到江南,如果在金陵城拥有一处府邸,也方便许多。
而且这座府邸地理位置优越,无论是建造工艺,还是景观设计都是金陵城一流的存在。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穿越红楼收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