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各家态度(3/3)
,盗匪劫掠更是家常便饭,这里也不安全了。
“看来是要换个地方了,如果是劝说鲍伯搬去郡城居住,我在召集一些鲍家村的可信之人随我们一同前去。
首先鲍隆在郡城中担任管军校尉手中有军事力量,离郡城近也安全非常之多;其次原料采购会比较容易许多,节省往返时间;最后就是召集的可信之人,忙时可以参与制盐,闲时可以加以操练作为保护“生产基地”的武装力量。
搞不好还能通过鲍隆弄一些制式长刀和弓弩之类的,这有点儿类似于兵屯法。
”林铤听完刘巴的讲述后想道。
就在林铤思考正起劲儿之时周不疑出声打断道:“廷钰兄长,我这也是好消息。
舅父家族的刘家商队愿意按一两黄金一斤的价格收购“雪花盐”,不过第一次需要购买二百斤,先试试看售卖效果如何。
效果好也是想长期合作,期限也是一个月,同子初兄那边一般先付一半的定钱。
”
林铤闻言大喜过望,没想到周不疑比刘巴还给力;不过转头一想也正常,这多少也是荆州别驾刘先看在自己这个最喜爱的外甥的面子上才会给出这个条件的。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先在鲍家村中挑选可以信任之人传授部分的工艺,为了到达保密的效果看来是有必要进行分工了。
把熬煮粗盐水作为第一步的分工;过滤用的竹筒其实技术含量并不高,暂时先由自己和鲍老汉制作,后期再单独拿到外面去制作。
这样确保各环节之间的操作人员不会互通,最大限度的做到工艺流程的保密;第二步过滤粗盐水和第三步熬煮蒸发水分提炼出细盐其实两个步骤可以合在一处进行,只要两个“加工厂”的距离不是太远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那就把过滤用的竹筒放到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加工场吧,竹筒用完就立刻要求焚毁,两边还必须挑选三名可信之人去盯着。
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确保万无一失,但是挑选可信之人就是个麻烦事儿,除了鲍老汉以外也就住在村口的鲍喜、鲍庆两兄弟目前比较认可。
旋即就起身对着刘巴和周不疑二人躬身一拜郑重的行了一礼道:“此番事情全仰赖子初兄与元直兄二人从中斡旋,林铤再次谢过二位。
”
二人见此连忙站起,各自用双手托住林铤躬身行礼下拜的双手,将林铤轻轻扶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铤顺势便说道:“我愿将荆州蔡家商队与荆州杨家商队采购数额所得之利润的两成五,赠与子初兄,今后亦是如此;愿将刘家商队采购数额所得之利润的两成五,赠与元直兄弟,同样今后亦是如此。
”
闻言,刘巴、周不疑二人面色皆是一喜,但随后周不疑又道:“廷钰兄长莫不是小觑我二人乎?我们是敬佩廷钰兄长之才华,且兄长之为人亦是让我二人为之折服。
故而我二人为兄长之事全力奔走,若是廷钰兄长对我二人过于谈及金钱是否轻慢我等之情义乎?”
刘巴见周不疑已经这么说了,便也没有再开口说什么,只是看向林铤这边。
“这东汉末年的人怎么这么’装’的么?明明是想要,但是嘴上就这么坚定的说不要,这么欲拒还迎的……………果然每个时代都有喜欢又当又立的主儿人。
”林铤嘴上没说心里却开始吐槽起来了,毕竟自己也不知道周不疑是真的说这个话,还是一种表面的“客套”;不由心里对周不疑这人又打起了一个疑问。
听完周不疑的话,见刘巴也没有说什么,林铤便回:“子初兄、元直兄弟二位的盛情,林铤铭记于心,但是以在下之为人不只是铭记于心这么简单,更是要浮于实际。
而且我们三人之间的情谊又何止这区区的几十两、上百两黄金可以拿来进行比较的?这不是小觑我之心意么?”
说完便故作生气的看向刘巴、周不疑二人。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风起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