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们好了?(2/3)
:“我们两口子先下楼去走走,今晚吃多了有点撑,碗就让高明帮忙洗。
”
“……”
“还不放手。
”
月影融融,陈蕴嘴角漾着笑,衬得本就好看的脸越发温柔,教高明根本移不开半点目光。
“我的基本情况你应该还不太清楚,我再说说吧……”
大掌收拢,从牵着慢慢变成了十指相扣。
高明目不转睛地望向陈蕴,良久才牵着她转身进了屋子,到书桌前坐下。
啪嗒——
高明拉下灯绳,台灯散发出暖洋洋的光照亮了两人相握的手。
“我是北城人,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并不像外界传的那样是什么国家干部,其实就是很普通的科员……”
陈蕴眨眨眼睛。
她没听过外界传关于高明的传言,可怎么跟软秋说的完全不一样。
高明父母身体健康,对子女慈爱,是对很开明的父母。
接着高明把大哥高飞和嫂子的故事讲了遍,最后提到妹妹高兰时有些皱眉。
“就是我三妹高兰从小被奶奶惯得不懂事,她以后要是说什么闲话你不用搭理就是……”
高兰这个妹妹从出生就没吃过苦,中专职业之后分配的工作没干多久就嫌累卖给了别人。
父母信里没提,可高明知道高兰心里一直惦记着母亲的工作。
上个月家里打电话到厂里才得知高兰下个月就要结婚,对象也是个返城知青,年纪比高明还大三岁。
那人在物资调配处上班,家里没地住一直住单位集体宿舍。
爱人资历浅申请不到房子,高兰死皮赖脸地要在娘家生活,这婚礼都还没办两人就光明正大地住进了家里。
“高兰嫌弃大嫂是农村人,在家里没事找茬,逼得大哥大嫂搬到单位住去了。
”
母亲在电话里无奈得直叹息,话里行间很是盼望高明能早些调回城里。
高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明这个二哥。
高明不像大哥高飞脾气软和好欺负,讲道理不听直接动手,高兰小时候没少挨揍。
陈蕴点点头,心里想起软秋说高明爹不疼娘不爱,不由笑出了声。
“小时候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那是小时候不懂事……”高明以为陈蕴是笑他小时候用拳头讲道理的事。
“软秋说你本来可以转业回北城,因为不想回家所以才躲到了千里之外……是不是真的?”
“李护国那小子一天天不知道跟软同志都瞎说了些什么。
”高明讪笑两声,另一只手放下拍拍两人交握的手:“当时回北城只有一个岗位,我让给了其他战友……他在战场上腿受了伤。
”
“原来是这样。
”
“总之我的家庭情况就是这样,你要是还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
“那……”陈蕴眨眨眼,语气悠悠地笑着问道:“你真会织毛衣?”
“明天就开始学。
”
“人家刘同志那么痴情,你说心里话……刚才有没有一点得意。
”
“一点都没有。
”
“我看不像!你不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人家名字叫什么了吗?还说一点都没有!”
“我去洗碗!”
大手总算松开,潮乎乎的掌心被风一吹很快干爽,陈蕴笑眯眯地看着高大身影在屋里忙前忙后,没有半点要站起来去帮忙的意思。
凉风习习……今夜应该不用再睡走廊了。
红日机械厂职工医院
“梨花她爹,大夫跟你说的是这个卫生院没错吧?”
妇女身穿一件不合身的蓝布衫,下摆掖进藏青色裤子里,一张苍老脸庞上满是忐忑。
“你先别慌,我去问问。
”
汉子舔了舔干燥的唇,终于鼓起勇气叫住了路过的一个年轻男同志。
“同志,请问厂子卫生院要怎么走?”
“卫生院前不久刚改成医院啦!”男同志回身往医院大门一指:“同志要是来卫生院看病,那就是这里没错。
”
“那陈大夫还在医院上班吗?”
“陈大夫……你是问陈蕴大夫吧。
”
说起来还真巧,年轻男同志正是来帮牛师傅拿药的赵志国,一听汉子要找陈蕴,连忙热情地领着几人进了医院。
大门门头上刷的大字正式更改为[厂职工医院]
门前杂树在刘保国安排下全都砍掉铺上水泥,立了三块医院的宣传板子。
护士台从走廊搬到了大厅中间,收费处搬到了大门口,由以前的一个窗口增加到了三个。
赵志国把几人领到收费处才离开。
“是哪个单位的?”
挂号和收费都在同个窗口,此时还全部是手工记录,收费员按部就班地先信息登记。
“我……我们是黄泥巴公社的。
”
“嗯?”收费员抬头,错愕片刻立即转头询问身旁的护士:“段大姐,不是咱们医院的职工。
”
厂卫生院开办两年以来,他们还是头回遇到厂子以外的人员来看病,一时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黄泥巴大队的怎么不去大队卫生院看病?”段云问。
“是……是陈大夫让我们上厂医院来找她看病。
”汉子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磕磕巴巴好半天才说完一句话。
“陈大夫?”
医院里就一个姓陈的大夫,段云不好拿主意,赶忙上楼去找陈蕴。
陈蕴匆匆下楼,隔得老远就认出了是上回在小口子遇到的中年汉子。
他背上背篓里有个小姑娘露出双怯生生的眼睛,两只小手紧紧抓着背篓边缘。
“陈大夫。
”
陈蕴相貌汉子怎么都不会忘记,忐忑的心总算落到实处,浑然不觉紧张得已经满身大汗。
“赵大姐,给他们挂个号吧!我记得是自费是三毛钱。
”陈蕴笑笑,冲窗口里说道。
“陈主任,咱们医院还没有给厂外人员治病的先例。
”收费员为难地看着陈蕴:“要不你先跟院长说明下情况。
”
“医院有规定只能给职工及其家属看病?”陈蕴问。
“那倒是没有。
”收费员摇头。
“我记得医院的规章制度里写了咱们医院的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怎么厂外人员就不是人民群众啦!”
“……”
“情况我会如实跟院长报告。
”
“那就行。
”
三角钱挂号费收好,收费员开了张收据递出窗口。
“其实我还巴不得多些院外人员来看病,就是……不敢当开头这个人。
”
没有哪条规章制度说不接收厂外人员,但没人敢当一个说能接诊的人。
枪打出头鸟……大家都被改委会的举报吓破了胆子。
陈蕴笑笑没说话。
嘎吱——
办公室门一关上,屋里刚刷没几天的油漆味就迅速浓郁起来。
陈蕴坐回办公桌前,推开窗子。
“梨花。
”
汉子把小女孩儿抱到妇女腿上坐好,慈祥地捏了捏小脸蛋。
名叫梨花的孩子好奇打量陈蕴,在妈妈怀里乖巧地坐着,看着并没有半点病弱的样子。
“说来奇怪,孩子今天一次都没喊肚子痛。
”汉子说。
陈蕴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冲天辫:“我先检查。
”说着把听诊器取下戴好:“先把孩子衣服撩起来一些。
”
妇女动作麻利解开梨花的褂子扣,直接让小姑娘上半身都袒露在陈蕴面前。
好在孩子就三四岁,还没到害羞的年纪,只是好奇地盯着听诊器看。
陈蕴:“……”
取下听诊器挂回脖颈,转而将手贴上梨花鼓鼓囊囊的肚皮。
肚子圆乎乎的不太正常,陈蕴仔细按压腹部,而后猛然停在了某个位置,又按了按。
“梨花是不是病得很重!”妇女焦急地追问,陈蕴光是一个表情就吓得妇人六神无主。
“不严重。
”陈蕴安抚地笑了笑,戴上听诊器仔细检查起心脏和肺部情况。
刚才那一怔纯粹是因为好多年都没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没反应过来而已。
“这里疼不疼?”
梨花摇摇脑袋。
“这里呢?”
“按着疼不疼?”
一直按到右下腹游走的硬块时,梨花轻轻点了点头:“有一点点痛。
”
“手放到毛巾上,我来看看到底是哪里不好才让梨花肚子痛。
”
通过脉象基本让陈蕴肯定了刚才的诊断。
梨花是肚子里有蛔虫了……
“孩子吃饭情况怎么样?”
确定了心里诊断后,陈蕴翻开病历本进行详细问诊,父母反应的食欲差体重减轻等都很符合肚子里有蛔虫的症状。
“大夫,我家梨花的病要不要命?”
“不是什么大病。
”陈蕴将钢笔放回桌上,神情轻松下来:“肚子里长了蛔虫,先吃点打虫药看看。
”
“长虫?”
夫妻俩怎么都想不到的答案,村里赤脚医生说是娃娃肠子烂了,吓得他们好几天没睡着觉。
“河里的水,没洗干净的菜,有时候切了肉的刀去切葱……”
前世儿童疾病里蛔虫已经属于少见的疾病,土里农药含量高得无法让蛔虫卵存活。
哪像现在大粪浇灌,极大增加了吃进蛔虫卵的几率。
“那娃的肠子没事吧?”
汉子脑海里都联想到赤脚大夫说的肠穿肚烂,紧张得不行。
“肠子没事,蛔虫排出来以后就不会肚子痛了。
”
“从嘴巴里排出来?”妇女指指自己的嘴唇:“那要是不往上爬怎么办!”
“大嫂别担心,蛔虫在肠子里,孩子吃完药会跟着屎一起拉出去。
”
“……”
陈蕴详细跟夫妻俩说了说孩子吃药之后该怎么观察和处理。
看两人的表情总算没那么僵硬了,才继续写单子开药。
“我们医院有两种打蛔虫的药,一种是外国援助咱们国家的蛔蒿,还有一种是城里娃娃们都在吃的……”
厂职工家属吃得大多是前者,因为价格便宜,但副作用也大。
后者孩子接受度高,也不会出现肚子疼和恶心等副作用,但一颗得五毛钱。
蛔蒿两个字陈蕴都写到了单子上,却听汉子毫不犹vb大吃一团豫地就选了后者宝塔糖。
“我带了五元钱,大夫你尽管开药。
”
夫妻俩疼爱女儿的心溢于言表,哪怕大人穿草鞋,梨花穿得塑料凉鞋却颜色鲜亮没有一点泥巴。
“先开……”
叩叩叩——
敲门声响得突兀,陈蕴没有理继续跟汉子说:“先开四颗,回去吃了看看效果,下周再带孩子来复查看看。
”
嘎吱——
门被推开,段云抓着门把手半个身子探进屋里:“陈大夫,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