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官上任·暗礁密布(2/3)
,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洞悉世事的苍凉:
“整顿?清点?呵呵……”他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轻笑,像是自嘲,又像是嘲讽,“张彪留下的,是窟窿,是烂账,是浸透了血和油的……见不得光的东西。
你想怎么整?怎么清?是粉饰太平?还是……刮骨疗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重新戴上眼镜,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直视沈炼:“沈大人,您想清楚了吗?这一步踏出去,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
沈炼迎着他的目光,眼神坚定如磐石:“晚辈所求,非为粉饰,亦非仅为清点。
只为拨乱反正,厘清积弊,使卫所法度重彰,不负这身飞鱼服!纵是刮骨疗毒,晚辈亦在所不惜!然晚辈深知,此事艰难,非一人之力可成。
赵伯您经验老到,慧眼如炬,通晓卫所规章,熟稔案牍文书,明察秋毫,洞若观火!正是晚辈此刻急需的臂助!”
他向前一步,语气更加恳切:“架阁库虽清静,却埋没了赵伯一身经天纬地之才!晚辈身边,正缺一位能执掌文书、梳理案牍、明辨是非的‘掌案’先生!不知赵伯……可愿屈尊降贵,助晚辈一臂之力?为这卫所,也为这南城百姓,涤荡污浊?”
“掌案先生……”赵伯低声重复着这个职位,枯槁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那卷泛黄、带着霉斑的旧卷宗。
几十年了,他如同朽木般埋在这尘埃里,守着这些无人问津的故纸堆,看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本以为此生将在这方寸之地默默腐朽,未曾想,眼前这个年轻人,竟会向他伸出橄榄枝,邀请他踏入那早已远离的权力漩涡。
他浑浊的老眼深处,那丝微弱的光,似乎跳动了一下。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沈炼那双充满真诚和决心的眼睛。
良久,一声悠长的叹息从他干瘪的胸腔中发出:
“老了……不中用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他摇着头,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
沈炼并未气馁,目光灼灼:“赵伯此言差矣!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您胸中丘壑,腹内乾坤,正是定海神针!晚辈年轻气盛,行事难免疏漏,正需赵伯这等老成谋国之士在旁提点、坐镇!”
赵伯沉默着,目光再次落在那卷旧卷宗上,仿佛在追忆着什么。
最终,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那丝微弱的光,终于凝实,化作一丝决然:
“……好吧。
”他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一丝久违的生气,“承蒙沈总旗……不,沈大人如此看重……老朽……愿效犬马之劳!这把老骨头,就再……折腾一回吧!”
“多谢赵伯!”沈炼心中一块巨石落地,郑重抱拳。
有赵伯这位深谙卫所规则、洞悉人心、经验老辣的老吏相助,梳理张彪的烂摊子,就有了定盘星和主心骨!
赵伯的“出山”,在卫所内并未引起太大波澜,但在有心人眼中,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沈炼,开始搭建自己的班底了。
有了赵伯坐镇文书档案,沈炼开始着手接收张彪留下的核心力量——他原班人马中的另外两名小旗:周奎和孙福。
值房内,气氛凝重。
沈炼端坐案后,赵伯垂手侍立一旁,王二、李石头按刀肃立。
周奎和孙福被传唤进来。
周奎身材高大魁梧,如同一座铁塔,满脸横肉,眼神凶狠,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戾气。
他穿着深蓝色飞鱼服,腰挎绣春刀,进门后既不施礼,也不言语,只是梗着脖子,斜睨着沈炼,鼻孔里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冷哼。
他站在那儿,如同一块冰冷的顽石,散发着强烈的敌意和不屑。
显然,他对沈炼这个“踩着他主子张彪上位”的新总旗,充满了抵触和怨恨。
孙福则截然不同。
他身材矮胖,圆脸带笑,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透着市侩的精明。
他进门后立刻堆起满脸笑容,对着沈炼深深一揖:“卑职孙福,参见沈总旗!恭喜总旗大人高升!日后卑职定当唯总旗大人马首是瞻,尽心竭力,效犬马之劳!”言语谦卑,姿态放得极低,但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算计和试探。
沈炼将两人的神态尽收眼底。
周奎是明火执仗的莽夫,不足为惧,但需警惕其狗急跳墙。
孙福则是笑里藏刀的老狐狸,更需小心提防。
“周小旗,孙小旗。
”沈炼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张彪之事,想必二位已知晓。
百户大人命我暂代总旗之职,整顿事务,厘清旧案。
从今日起,二位及所辖校尉,暂归本官节制。
望二位能恪尽职守,约束部属,配合本官完成百户大人交办之事。
”
“哼!”周奎从鼻孔里重重哼出一声,粗声粗气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