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弃如敝履,果断离京(1/3)
上东门沉重的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洛阳城的冲天火光与混乱喧嚣隔绝开来。
清晨的微光洒在护城河的水面上,映照着袁绍这支特殊队伍每一张疲惫而复杂的脸庞。
走出不过数里,在一处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带,袁绍下令暂时休整。
士兵们立刻开始布防警戒,文士医者们则得以喘息,不少人回望洛阳方向,面露悲戚与不舍。
然而,队伍刚刚安顿下来,内部的争议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许攸第一个按捺不住,他快步走到正在与颜良查看地图的袁绍面前,语气急切中带着不解:“本初公!我等既然已安然出城,为何不立即前往渤海郡?您身为朝廷钦命的渤海太守,名正言顺,正该速速赴任,以安民心,何以在此滞留?若耽搁久了,恐生变故啊!”他指的变故,既是担心董卓反悔追击,也是忧虑渤海郡被人捷足先登。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文丑也瓮声瓮气地附和道:“是啊主公,弟兄们血战一夜,都想找个安稳地方休整。
渤海不远,到了那里,咱们就是正经官军,招兵买马也方便!”
部分中层将领和文吏也纷纷点头,显然,前往渤海就任,是大多数人心中最直接、最稳妥的选择。
就连刚刚被救出的荀攸,也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袁绍滞留此地的用意。
袁绍环视众人,将各异的神色尽收眼底。
他理解他们的想法,在常规认知里,拥有一个合法的地盘和官职,是乱世立足的根本。
但拥有现代思维和历史先知的他,看得更远。
他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蔡邕和皇甫嵩,问道:“蔡公,皇甫将军,二位以为如何?”
蔡邕抚须长叹,望着洛阳方向老泪纵横:“都城罹此大难,典籍损毁无数,陛下下落不明……唉,去何处,老夫已无心计较,只盼能寻一安静之所,整理残卷,莫使文明断绝……”他的关注点在于文化的存续。
皇甫嵩则神色凝重,沉吟道:“渤海郡小,且北邻公孙瓒,南接韩馥,并非理想的龙兴之地。
只是……眼下若无更好的去处,暂驻渤海以观时变,亦无不可。
”他身为宿将,看到了渤海的局限性,但一时也无更好提议。
袁绍点了点头,心知是时候统一思想,明确战略方向了。
他站上一块巨石,让所有核心人员都能看清他。
晨风吹动袁绍染血的征袍,但他挺拔的身姿和锐利的目光,却散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的气场。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
渤海太守,确是朝廷任命,名正言顺。
”他先肯定了众人的想法,随即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提高,“然,诸位可曾想过,我等如今的目标,难道仅仅是做一个偏安一隅的渤海太守吗?”
他目光如炬,扫过许攸、文丑等人:“董卓窃据国器,废立在即,汉室倾颓,天下将乱!值此之时,正是英雄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