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恩义并施,瓦解其志(3/3)
绪。
他召集家人,哽咽道:“袁本初,真乃信人也!吾家……无忧矣!”他彻底放弃了任何不必要的念头,开始主动配合交接事宜,甚至出面安抚那些仍心存疑虑的旧部。
审配、沮授收到袁绍言辞恳切、极力推重的信件,又听闻袁绍郊迎使者、礼遇韩馥的细节,心中对这位新主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审配对其弟审荣叹道:“袁公不仅有大志,更有大度,能礼贤下士,保全旧臣,此真雄主之象。
冀州得其主矣!”沮授亦对友人言:“授观袁公,外示宽仁,内怀韬略,更兼知人善任,河北之事,或可定矣。
”这两位冀州本土士人的代表态度转向积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文官体系。
而在城西麴义的大营中,气氛却依旧紧张。
麴义此人,勇猛善战,历史上曾大破公孙瓒白马义从,但也骄纵跋扈,连韩馥都不太放在眼里。
他听闻韩馥竟真要让位,且袁绍使者已至,怒火中烧,营中甲士环列,刀出鞘,弓上弦,大有一言不合便要火拼的架势。
耿武独自一人,持袁绍书信,昂然直入麴义中军大帐。
“麴将军,别来无恙?”耿武面无惧色。
“耿司马!”麴义按剑而立,眼神凶狠,“尔等做的好事!竟逼使君让位,引外兵入寇!今日还敢来我营中?”
耿武冷笑一声:“麴将军此言差矣!使君乃主动让贤,何来逼迫?袁公乃朝廷司隶,天下名士,诛阉党,抗董卓,今应使君之邀入主冀州,保境安民,何来入寇之说?将军欲效董卓、公孙瓒之流,祸乱乡梓乎?”
他不等麴义反驳,将袁绍书信掷于其案上:“此乃袁公亲笔信,袁公知将军勇武,亦知将军乃一时激愤。
袁公言,若将军肯以大局为重,谨守本分,则前事概不追究,且必量才重用,使将军之勇,用于保家卫国,而非内耗厮杀!何去何从,将军自决!”
麴义一把抓过书信,展开阅读。
信中,袁绍先责其擅动兵马之过,言辞犀利,令麴义面色一阵青白;但后半部分,又肯定其勇武,给予其改过机会,承诺重用,恩威并施。
麴义虽骄悍,却也非全然无脑,如今韩馥已决定让位,审配、沮授等重臣态度暧昧,袁绍大军就在城外,自己若真个造反,胜算几何?而若归顺,似乎前程也未尝不好……
他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将书信重重拍在案上,长叹一声,对耿武抱拳道:“袁公……宽宏!义……知错了!请耿司马回报袁公,麴义……愿听号令!”
连最为桀骜的麴义都被慑服,邺城之内,再无任何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次日,邺城四门大开,以韩馥为首,关纯、耿武、审配、沮授等文武百官,以及表示归顺的麴义等将领,出城十里,恭迎袁绍入城。
袁绍率颜良、文丑及部分精锐,在万民瞩目下,从容进入这座河北雄城。
他当众再次重申对韩馥的优待,并宣布州郡官吏,暂各安其职,俟后量才叙用。
城内秩序井然,百姓夹道观望,眼中多是好奇与期待,而非恐惧。
站在州牧府前,袁绍回首望去,只见麾下文武济济,冀州山河在望。
恩义并施之策,已彻底瓦解了冀州旧有的抵抗意志,为他和平接管这座雄州,铺平了道路。
接下来,便是整合力量,剑指天下了。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