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奇袭白波,收黄巾旧部(3/3)
却军容整肃,与猗氏大营的混乱判若云泥。
营寨前方,一员手持大斧的将领立马横刀,身后士卒列阵以待,虽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竟无多少惧色。
麴义勒住战马,打量对方。
只见那将领年约三旬,面容沉毅,目光锐利,身形魁梧,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来者可是徐晃徐公明?”麴义扬声问道。
“正是徐某!”徐晃声音洪亮,不卑不亢,“将军兵锋锐利,一夜连破我白波数营,徐某佩服。
然,徐某受杨帅之托,驻守此地,岂能不战而退?若要过此渡口,便从徐某尸体上踏过去!”
麴义闻言,非但不怒,反而心生赞赏。
他久经战阵,看得出眼前这支队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而这徐晃,更是难得的将才。
“徐公明!我主袁车骑,乃四世三公,海内人望!今奉天子密诏(假托),讨伐国贼董卓,肃清寰宇!尔等虽曾为黄巾,然多是迫于生计!何不弃暗投明,归顺我主,共图大业,搏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岂不强过在此为贼,终老山林?!”
徐晃神色微动,他早闻袁绍之名,知其诛宦讨董,在河北励精图治,非郭太、杨奉等流寇可比。
此刻见麴义所率兵马如此精锐,更信袁绍实力雄厚。
但他仍有顾虑,沉声道:“将军所言,晃非不动心。
然,晃又如何知袁车骑能容我等出身?”
麴义大笑:“我主求贤若渴,用人唯才!岂不闻颍川郭图、冀州审配,乃至黑山……(他及时收住,改口)各方豪杰,凡有才德者,皆得重用!徐将军若肯归顺,我麴义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必得主公厚待!”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自邺城方向飞驰而至,乃是袁绍接到初步战报后,特意派来的信使。
信使高声宣道:“主公有令!白波将士,多为裹挟,若肯弃械归顺,一概不究!其将领徐晃,忠勇可嘉,若愿来投,即授骑都尉,统旧部,另赐金帛安家!”
此言一出,徐晃身后部卒一阵骚动,皆露期盼之色。
袁绍这命令,可谓是给足了台阶和诚意。
徐晃深吸一口气,看着身后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又看了看对面军容鼎盛的冀州军,知道再抵抗下去只是徒增伤亡。
他翻身下马,将手中大斧插于地上,对着邺城方向单膝跪地,朗声道:“徐晃……愿降!望麴将军引荐,晃必效忠袁公,万死不辞!”
其身后千余部卒,也纷纷放下武器,跪地请降。
麴义连忙下马,亲手扶起徐晃,笑道:“公明深明大义,必得主公重用!从此你我便是同袍,共为主公效力!”
奇袭白波,一战功成。
麴义不仅以极小代价重创白波贼主力,迫使其魁首四散,更收降了徐晃这员良将及其麾下千余精锐。
消息传回邺城,袁绍大喜过望,重赏麴义及有功将士,并即刻下令,命人妥善安置徐晃部众,同时传檄河东,招抚溃散的白波贼众,愿归田者给地,愿从军者编入行伍。
经此一役,袁绍不仅消除了西南方向的隐忧,将影响力拓展至司隶边缘,更收获了一员足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实力与声望,再上一层楼。
西顾之忧已解,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北方的公孙瓒与西方的洛阳。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