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给你一个机会(2/3)
统一币制,严惩私铸?你知道如今各地有多少豪强、甚至……多少官员,靠着私铸、掺假牟取暴利?清查田亩,核实户口?你这是要将五姓七宗、山东士族、乃至这满朝文武,几乎都推到朕的对立面!鼓励工匠,奇技淫巧?士大夫们会如何看你?开放海贸,与蛮夷互通有无?那些秉持‘华夷之辨’的老臣,口水都能淹死你!”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直指改革的核心阻力——利益集团和传统观念。
李恪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当然知道难,但由李世民亲口一条条点出,那难度瞬间变得具体而恐怖,如同横亘在面前的万丈深渊。
但他已经没有退路。
“儿臣……知道难。
”李恪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儿臣更知道,正因为难,才鲜有人敢提,敢想,敢做!若事事因循守旧,畏惧艰难,则问题始终是问题,痈疽只会越长越大,直至……病人膏肓!”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父皇!您开创这贞观盛世,不正是凭借着一股不畏艰难、革故鼎新的魄力吗?扫平群雄,您怕过吗?玄武门……您犹豫过吗?为何如今面对这内部的积弊,反而……”
他猛地顿住,意识到自己失言,后面的话太过敏感,绝不能出口。
但李世民显然听懂了他的未尽之言。
皇帝的瞳孔微微收缩,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神色变化,那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震惊、回忆、以及一丝被触及内心深处不甘的悸动。
是啊,他李世民,何时变得如此……瞻前顾后了?是因为坐稳了江山,反而失去了当年破釜沉舟的锐气吗?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漏刻的滴答声变得异常清晰。
良久,李世民缓缓站起身,绕过书案,走到李恪面前。
他身材高大,投下的阴影将李恪完全笼罩。
他没有看李恪,而是望向殿外那片被宫墙分割的天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很好。
”李世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胆大包天,却也……言之有物。
”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重新锁定李恪:“你的‘钱法八策’,朕,记下了。
其中有些,或许可以尝试;有些,还需从长计议;有些……哼,暂且搁置。
”
这已经是李恪能想到的最好结果!皇帝没有一口回绝,甚至表示会考虑部分尝试!
“至于你,”李世民话锋一转,“御前失仪,狂言惑众,其罪难容。
但念在你年幼无知,且今日所言,尚有几分歪理……”
他沉吟片刻,如同在下一盘棋,最终落下一子:
“即日起,褫夺你一切虚衔,禁足于吴王府,非诏不得出。
罚俸三年。
”
李恪心头一紧,这是预料之中的惩罚。
但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